2009年全国粮食局长会

四川省粮食局余波同志先进事迹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粮食局仓储管理处主任科员余波同志服从组织安排、听从领导指挥,在抗震救灾最为紧迫的日日夜夜里,他坚守岗位、忠于职守、深入一线、吃苦耐劳,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一个省级机关公务员的表率带头作用,他的所作所为感动和激励着周围的同志。

  一、行动迅速,工作有力

  在抗震救灾最关键的日子里,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是在特大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上午,按照领导工作部署,他设计下发了粮食部门灾情统计表,在通信、网络还没有完全畅通的情况下,他坚持用手机、固定电话不停地与基层联系,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了解灾区粮食部门受损情况,于地震后的第三日就初步完成了全省粮食部门受灾基本情况统计汇总,在第一时间为局领导科学决策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和依据。同时他还耐心安慰基层粮食职工,热情指导粮食受灾企业,要求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以库存粮油和受损粮食安全为重点,努力开展生产自救,争取把粮食受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二是在负责抗震救灾入川中央储备油接收过程中,他主动与中储粮成都分公司沟通,协调建立了联系和接收责任制度,同时对接收企业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接收初期由于油罐数量有限导致进度缓慢的情况,提出了“主动取车、快速接卸、当日返空、安全储存”的原则,并组织协调接收企业加快接收速度,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近6000吨抗震救灾入川中央储备油接收任务,为确保灾区食用油应急供应提供了保证。三是在负责全省粮食部门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工作中,先期考虑,提前着手,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就下发了灾后重建调查表,提早掌握了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受灾程度,结合粮食产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满足政策性粮食业务为主线,确保灾区粮食宏观调控需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完善功能”的规划编制思路,并编制了规划提纲,得到局、处领导的肯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时间紧,要求高,变动频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他主动克服困难,积极与其他同志分工协作,承担重要环节的编写任务,夜以继日,按时完成每次的报送任务。同时,他还针对粮食业务的特殊性,主动与省发改委、商务厅协调沟通,争取理解与支持,他和同事们一起圆满地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深入一线,吃苦耐劳

  他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粮食职工之所想。为掌握全省粮食系统受灾的第一手材料,他先后多次随工作组冒着余震的危险、踏着泥泞的山路,深入都江堰、什邡、汉源、石棉等重灾区的粮食企业,了解情况,慰问一线干部职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每到一地,他都不顾危险,主动深入严重受损甚至随时可能垮塌的粮食仓库,实地查看粮食及仓房受损状况,对恢复重建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他充分发挥业务熟悉的优势,积极为处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建言献策,促进了全处在特殊条件下抗震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推进。

  三、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在形势危急,情况复杂,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的情况下,他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招之即来,来之能干,主动加班加点。特别是在草拟《四川省粮食系统灾后重建规划》的紧急时刻,他多次和同事们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领导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劝他注意休息,可是他全然不顾昼夜劳顿,常常是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憩后,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工作。余波同志在长达两年半的藏区工作经历中,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每每工作任务繁重,胃部总是隐隐作疼,可是他总是以大局为重,主动克服病痛,克服家庭和个人困难,坚守工作岗位,承担大量的具体业务工作。年近八旬的父母,尤其是身患癌症的父亲,多么盼望儿子能在这种特别艰难的日子里陪在身边,虽然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可是他为了工作一次次放弃回家的机会,连续几个月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模范和国家公务员的忠诚,也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位同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