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西省汉中市粮食局李志宏同志先进事迹 |
|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汉中市全境。作为救灾重要物资——粮食的调运、加工、发送部门的带头人汉中市粮食局局长李志宏同志,快速反应,果断应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克服困难,连续奋战,迅速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严明纪律,领导全市职工齐心协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期间,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无私奉献,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一个粮食工作领导者的特殊作用,彰显了粮食人在大灾面前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全面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发生后,他快速反应,迅速部署,了解灾情,统计数据,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本系统受灾情况,同时在市局成立了综合协调组、市场粮油供应组、监督检查组,明确各组职责,迅速展开工作,并取消节假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冒着余震危险,深入灾区第一线,四进宁强三去略阳、勉县等重灾县查看灾情,检查粮油库存情况,指导重灾县迅速组织粮源,积极开展自救,短短5天时间,就为重灾县协调组织粮油100多万斤,确保了灾区群众的生活。 二、精心组织,果断决策 5月22日接到上级要求加工24万斤大米的任务后,他立即部署,并深入现场督查,使该批大米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加工完毕,并会同省局组织的24万斤面粉,发送到我市重灾县宁强、略阳,使首批救灾粮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5月27日接到省粮食局等相关部门下达的2个月(61天)出库原粮3000多万斤,加工成大米、面粉,并发送到本市十县二区及安康十县区任务,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连夜编制计划,紧急召开全市粮食局长、4个出库企业、7个加工企业负责人会议。会后又立即深入城固、汉台、勉县、洋县等承担原粮出库、成品加工单位督促检查,至6月1日全市十县二区全部收到救灾粮。针对高温高湿天气以及汛期可能造成的不便等因素,他果断决策,一是将61天计划调整为30天、31天两个阶段执行,促使后期市政府核定的救助对象供应计划得到有效衔接。截至9月20日,本批救灾粮加工调运任务已全部完成,获得上级好评。二是科学调运,统筹安排,节约费用。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他提出了科学、合理分布出库、加工单位的意见得到上级的采纳,为出库单位、加工企业、接收县区节省了费用。 三、严格政策,强化监督 救灾粮是体现党和政府关爱的政策粮、救命粮,有严格的数量、质量标准要求。他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爱心来完成任务。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了《中央抗震救灾粮加工调运工作纪律》,采取局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分片包县、与各县区局及原粮出库和成品粮加工企业签订责任书等办法,强化监督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二是联合技术监督局、质检中心、计量所对救灾粮加工企业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三是积极组织,深入灾民家中了解救灾粮发放及质量情况,并亲自前往宁强和略阳重灾区进行检查了解。四是针对西乡县应急救济粮供应中的问题,他召开紧急会议,通报情况,查找中央救灾粮加工、调运中的薄弱环节,坚持对症施治,严明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程序,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确保中央救灾粮数量真实,质量达标,及时把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放心。 四、舍身忘危,带病坚持工作 不顾疲劳,连续奋战,忘我的工作,使他颈椎病、胃病复发,并患上了严重感冒,同志们劝他尽快治疗,注意休息,他却说:“这么大的灾害,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我这点病算什么”。好几次当他批阅完文件、部署完工作时,都长时间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局里同志们都为他健康担心了,就强行带他去看病,没想到不一会儿,他却带着吊瓶、打着点滴又出现在大家面前,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就是这样他每晚还坚持与值班的同志住在防震棚里值班,他舍身忘危,不顾疲劳,连续奋战的工作精神感染了全局乃至全系统的同志,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李志宏同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灾害发生以来,他不知疲倦,不顾病痛,以扎实的作风,顽强拼搏的干劲,感染和带动着每一位同志,圆满完成了救灾粮的加工运送任务,他用行动彰显无私大爱,用效率诠释生命至上,展现了粮食人可亲可敬的形象。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