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确保灾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
|
贵州省粮食局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贵州省遭遇了60年未遇的凝冻灾害。这场灾害使全省经济运行受到了严重影响,电力、交通和通讯等设施损失巨大,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困难,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98.3亿元,其中粮食系统损失1.18亿元。灾情发生后,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的广大职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抗灾救灾的安排部署,讲政治、顾大局,切实履行“抗凝冻、保民生”的社会责任,发扬不怕困难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勤奋扎实和超常规的工作,确保了全省粮油供应和粮价基本稳定。抗灾救灾期间,全省粮油市场总体供应充裕、价格平稳,粮油供应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老百姓称赞说:“其他食品都涨价了,唯独粮食没有涨价”;国有粮食企业“挂的是良心价,卖的是放心米”。 一、超前筹措粮源,确保粮食供应 2007年末,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元旦和春节期间市场粮油供应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筹措成品粮油,按照不少于10天的消费量标准建立了春节期间的成品粮库存。 凝冻灾害发生后,各地提前准备的春节成品粮油库存,在保障凝冻灾害初期的粮油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凝冻灾害的发展和灾情的加重,全省大部分地区长时间停电、交通严重受阻,粮油加工和运输极度困难,成品粮油库存急剧下降,万山、雷山等部分县市区成品粮油供应紧张甚至告急,市场粮油价格出现波动。一些县标一米价格甚至上涨到2元/斤,四级菜籽油上涨到8.5元/斤。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省各级粮食部门想方设法调运粮食。贵阳市在省应急办和国务院煤电油运指挥部门的协调帮助下,紧急从省外调入131个车皮的粮油;黔东南、黔南和铜仁等地紧急从重庆、湖南和广西调入粮油。据统计,为抗击凝冻灾害,全省共调入成品粮食57820吨,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打赢抗凝冻保供应这场硬仗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二、启动应急加工,增加市场投放 随着凝冻灾害的延续,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的损坏,大部分地区停电,粮食加工困难,全省成品粮食库存急剧减少。为确保城乡居民的粮食供应,各地国有粮食企业及时报请当地政府同意,迅速启动地方储备粮应急加工,增加成品粮的市场投放,有效地维护了粮价的基本稳定。如施秉县成品粮供应曾一度告急,市场粮价涨到1.8元/斤,在启动储备粮应急加工投放市场的当天,粮价很快就回落到1.5~1.6元/斤。贵阳、安顺等有电的地方,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加工粮食;铜仁、黔东南、黔南、遵义、毕节等大面积或部分停电的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小水电或柴油发电机开展大米应急加工。据统计,抗灾救灾期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共应急加工粮食19692吨。应急加工的成品粮食不断地运往各地市场,确保了凝冻灾害期间全省各地的市场粮油供应,88个县(市、区)没有一个发生脱销断供的情况。 三、挂牌限价供应,切实安定民心 面对凝冻灾害造成的困难,全省国有粮食企业职工迎难而上,充分发挥粮食应急供应主渠道作用,为保障粮食供应和粮价稳定作出了贡献。一是实行挂牌限价销售粮食,平抑市场粮价。抗灾救灾期间,全省重灾地区的47个县实行粮油挂牌限价销售,标一大米价格限制在1.3~1.6元/斤之间,有力地抑制了部分粮食经营者的涨价行为。如沿河县、三穗县的标一大米市场价一度上涨到1.8元/斤,当地国有粮食企业实行粮油挂牌限价销售后,市场粮价马上回落到1.5~1.6元/斤。国有粮食企业舍小家顾大局的精神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各地群众的赞誉。二是心系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搞好粮油供应。凯里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低于市场价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供应大米130吨,受惠群众达35000多人;都匀市国有粮食企业专门为低保户设置粮油食品“爱心供应点”,为低保户平价供应粮油;安顺市国有粮食企业开展低收入困难群众粮油优惠供应活动,在长达10天时间里累计优惠供应大米569.96吨、菜籽油293.26吨,惠及困难群众8457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认真搞好农村缺粮户的粮油供应。息烽县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加工和调运大米100多吨与农民开展稻谷兑换大米业务,为缺成品粮农户排忧解难;务川县泥高乡地处高山,黎园、德平等7个村部分农户成品粮告急,县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冒着零下6度的严寒,“人背马驮”,及时将10.5吨大米送到农户家中,缓解了受灾农户的燃眉之急。四是认真搞好军粮供应。各地国有粮食军供企业坚持把确保军粮供应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得知驻遵义部队官兵急需面条时,遵义军供站职工在汽车不能行走的凝冻路段,采取与部队官兵接力的形式,把1.5吨面条及大米及时运到部队。独山某雷达部队驻扎在高山上,山高坡陡,凝冻路滑,行走非常困难。该县军粮代供点的职工人背马驮,及时将2500公斤大米、750公斤面粉送到部队。为确保战斗在我省电网抢修战场的5000名部队官兵粮油供应,全省军供企业职工尽最大努力满足援黔部队的粮油消费需求,让部队官兵能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四、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在做好当地粮食应急供应的同时,成品粮库存充裕的县积极调出粮食支援薄弱县,渡过难关。铜仁地区国有粮食企业利用铲车开路,先后紧急调运大米26吨、菜籽油5吨支援万山特区,凯里市、从江县国有粮食企业分别紧急调运粮食10吨、36吨支持黎平、雷山两县。 受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去年以来我省的食用油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上涨。在抗灾保供中,金沙、福泉、岑巩等县的国有油脂加工企业不计价格,按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调控市场的要求,调出1000多吨库存食用油支援灾情较重的地区,对稳定这些地区食用油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岑巩县油脂加工厂放弃个体户高价一次性收购310吨库存菜籽油的机会,服从政府调控,按6.8元/斤的价格调出支援灾情较重的地区,企业减少收入近百万元。 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国有粮食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舍小家顾大局,带头搞好粮食加工和市场粮油供应,真正发挥了“保供应、稳粮价、安民心”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良好形象。实践再次证明,国有粮食企业始终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载体,始终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采取措施,支持和帮助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其在衔接产销、稳定市场和保障粮食供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