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昭: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
 

信息中心    蒋 昭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关于中央提出的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号召已经深入人心。在学习中,我作为一名党员体会到,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本世纪头二十年使我国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当前的核心任务。而实现这一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在经历了29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后,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开始突出,要求我们兼顾好多方面的统筹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最核心的内容是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八个方面的统筹工作。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民主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中央高度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为了突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本主义,离开了人民的全面发展,收入的全面提高和改革成果的全面共享,GDP的增长就显得空洞很多。与西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以GDP为唯一衡量指标的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本。即发展是为了人,而且是为了多数人。一方面,任何发展都要为人服务,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就没有什么科学的发展。那些见物不见人的发展,那些要指标不要实惠的发展,都不是科学的、正确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当代中国,任何脱离多数人的发展,也都不是中国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大的方面。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协调就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个人利益和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可持续,是指不仅要求经济改革、环境保护的可持续,而且要求社会管理,文化体制,甚至政治体制改革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就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延续,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工作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将其与自身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入手,一点一滴地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能够有利于党的大政方针在党的最基层的深入落实和全面实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