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司 邓亦武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善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发展作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着眼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的竞争力仍然不强,经营比较困难。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就是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贯穿改革进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通过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种要素的潜力,使改革后的国有粮食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更快地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实现以改革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当前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改革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只有推进改革创新,才能构建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应对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我们就赶不上时代潮流的步伐,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加上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剧烈波动,世界性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将发生较大变化,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中积累的一些老问题与新情况交织并存,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很突出,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对粮食流通发展的影响,摒弃墨守成规的工作作风,摆脱传统落后的理念羁绊,围绕粮食流通工作大局,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及时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为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我们在改革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职工分忧解难,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国有粮食企业职工的合法利益,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实惠,及时化解、消除可能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稳定和谐的氛围。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一)坚持实事求是,着力找准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我局要求各地粮食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了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调研,与此同时,财务司派出三个组对6个重点省份进行了调研,较好地掌握了面上的情况。8月份,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我局和国家发改委又会同有关部门着重就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情况,以及外资进入粮食购销、加工环节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研。9月上旬,我局还召开了部分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省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围绕深化县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如何应对外资进入粮食加工收购领域进行了研讨。从调研和座谈的情况看,各地认为,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是县级基层粮库和粮管所(站),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困难,主渠道作用较弱。从影响因素上看,主要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负担仍然较重、自主经营贷款较难等。但从深层次看,主要是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需要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购销企业体系和购销网络。另外,粮食产业链条脱节,制约企业做大做强,不能很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对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作调查研究,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二)坚持解放思想,着力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国有粮食企业重要和薄弱环节上的改革。要解决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解放思想,从体制机制上实行创新,并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彻底做到政企分开,落实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职责。实践证明,如果不实行政企分开,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就难以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企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就仍然会停留在原有的经营体制,很难走出经营困境。因此,要通过实行政企分开,调动地方推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性,构建适应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发展需要的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多元市场主体。同时,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真正履行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责。为了做到政企分开,必须落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编制和人员工作经费。
二是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重组,构建新的粮食购销网络和经营机制。要在现有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础上,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打破区域限制,实行兼并重组,组建适应粮食购销新体制的公司制、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积极掌握粮源,继续发挥购销主渠道作用。鼓励大型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对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兼并重组,一方面使一些自主经营困难的购销企业依附到新体制下的购销网络中去,另一方面使一些大型粮食企业延伸购销网络,增强购销服务功能。对规模小、资产质量差、没有区位优势、在粮食流通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拍卖、破产。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指导,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粮食仓储设施不得随意处理。对外资参与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的,要实行安全性审查和监管,并必须由中方控股。同时,为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兼并重组,要完善和落实有关税收政策,如对新组建的公司制粮食购销企业继续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等。
三是重点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现有加工企业基础上,择优扶持若干个有竞争力、带动力、效益好的大型骨干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发展粮食生产、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宏观调控的重要力量。推动有条件的加工龙头企业向粮食科研、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培育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型骨干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在国家粮食应急加工和保障成品粮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取金融部门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扶持力度,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所需资金给予专项补助和贷款贴息,以及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由于资金不足拖欠的职工工资、医药费、社会保险费和经济补偿金等问题,切实做好分流安置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二是进一步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让粮食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改进工作作风
(一)不断提高修养,增强党性。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用科学发展观自觉检验自己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真诚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加强党性修养,切实改进作风,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执行者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自觉查找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争当先锋,不安于现状,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深入调查研究,深入群众,认真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做好工作的知识储备,并转化为深化工作的思路,增强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切实将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本职岗位上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搞好财会服务,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