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司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按照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安排意见》要求,政策法规司在前一阶段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承担的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大讨论活动。围绕进一步认识解放思想对于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意义,消除当前粮食流通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积极推动粮食流通事业改革发展,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制机制,应对国际粮价波动、世界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新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就粮食政策法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推进工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思路。
在讨论中,全司同志踊跃发言,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交流思想,气氛活跃。颜波同志通报了政策法规司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粮食政策法规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政府调控不可或缺。今年在国际市场粮价出现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波动,国内遭受严重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保持了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这是粮食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但目前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所减弱,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给市场配置粮食资源、国有粮食企业和多元市场主体经营留下更大的空间。二是要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企业“三老”历史包袱基本解决后,实行政企分开、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做大做强成为当前工作重点,但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粮食部门推动政企分开的动力不足,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方面缺少新的思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和联合,企业要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在财税、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三是要继续推进粮食法制体系建设。粮食流通法制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已将《粮食法》列入立法计划。下一步的工作是要结合两部条例实施情况以及粮食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研究起草工作,特别是要解决好政策性粮食如何管理、市场粮食经营行为如何规范等问题。四是要继续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去年国家粮食局印发《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从基层的反映和取得的成效看,是符合实际的,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当前重点是要加强对商流市场的指导,打破行政区域,按照粮食流通的实际需要发展粮食批发市场,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防止出现“有场无市”的局面,发挥好合理配置资源,服务宏观调控的作用。
赵素丽同志认为,解放思想十分必要,有利于推进工作。她结合分管工作提出,要推动地方加快成品粮批发市场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要;要整合市场资源,推进全国统一竞价交易系统建设;要抓好新闻宣传工作;要运用好软科学成果,加强调研,争取每年提出1~2篇有份量的研究报告。韩继志同志提出,要针对粮食流通改革与发展新情况,认真研究制定粮食法,要合理确定粮食法的法律适用范围,健全各级政府抓粮责任制,健全职能划分合理、权责一致的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管理体制,明确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领域与支持政策,服务于农民增粮增收、粮食宏观调控和确保粮食安全。
陈玉中、肖玲、周辉、于涛等同志分别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就明确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调动地方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积极性、健全粮食储备体系、解决好“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的矛盾、处理好“主渠道”和“多渠道”关系、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内资粮食企业竞争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增强粮食立法的前瞻性以及如何继续加强调研,加强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的前瞻性研究,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大家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十分必要。通过结合本职工作,在讨论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有利于理清工作思路,对于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促进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