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粮食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情况综述
 

  512人次民情恳谈,317份问卷调查,通过征求意见梳理归纳出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229条,集体讨论分析检查报告3次,初步形成整改意见27条…… 边学习边实践,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严格方法步骤,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卖粮难”等问题26个……

  对照检查、分析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的重点任务。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既关系到第一阶段学习调研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也关系到整改落实阶段任务的完成,对于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至关重要。为此,安徽省粮食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安徽省粮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在分析检查阶段坚持领导带头,紧扣“全力推进安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各项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

  巩固学习成果,强化理论武装

  转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安徽省粮食局将继续深化学习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在前段学习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省委规定的三本必读书目,认真学习领会省委最新指示精神及决策部署,积极钻研业务知识,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开展分析检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

  读书笔记评比学、支部集中轮训学、领导指导帮扶学、结合实例研讨学,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通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原文,交流学习体会,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全面。

  深刻查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

  安徽省粮食局始终坚持“开门纳谏”,紧密联系思想实际,通过深入调研走访、外出参观学习、召开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我省粮食产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汇总。在此基础上,局领导班子带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反馈意见、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明确方向。

  一场场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主题突出、分析深入。领导班子成员谈心、班子主要领导与其他成员谈心、班子成员与处室负责人谈心,通过“三谈心”,让大家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提出意见。班子成员开展“自我批评”,列席会议代表开展“建议批评”,局主管领导开展“点拨批评”,班子成员开展“互相批评”。通过“四批评”,开诚布公谈问题,营造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氛围。查制定的中心任务、目标要求、规划措施,看发展思路是否符合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查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的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查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查粮食政策性收购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统筹兼顾的要求;查干部政绩评价标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情况,看是否符合十七大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要求。通过“五查看”,理清思路促发展。

  撰写分析报告,形成指导文件

  为保证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质量,安徽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良龙亲自组织起草,面对面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字斟句酌。在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指出了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今后改进措施。从12月初动笔到2009年1月5日局党组审议通过,历时30多天。12月18日,召开党组会,对报告的初稿进行第一次修改; 12月22日,将修改后的报告印发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征求意见后进行第二次修改;12月24日,向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九指导检查组报送后,进行了第三次认真研究和修改;12月26日,再次将修改后的报告报送第九指导检查组审阅把关,同时组织群众评议,第四次修改完善。2009年1月5日经党组审议通过。 2009年1月6日,正式报送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为我局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次次修改完善,广听民意,吸纳民谏。分析检查报告对总结成绩注重“精”, 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注重“深”, 对查找问题注重“准”,对发展思路注重“清”,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注重“透”, 对工作措施注重“可行”,对自身建设注重“实”。 从分析检查报告来看,我局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组织群众评议,达成广泛共识

  12月26日至29日,安徽省粮食局采取“请上来”和“发下去”的方式,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群众评议。“请上来”就是请17个市粮食局长、部分县粮食局长代表和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代表“面对面”地进行评议。“发下去”就是将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表印发到机关在职干部职工、“两代表一委员”、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离退休党员代表“点对点”地进行评议。共发放无计名评议表112份,收回107份。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总体评价“满意”的102份,占95.3%;“基本满意”的4份,占3.7%;“不满意”的没有,满意度达100%。

  一次次群众评议,问计于民,取信于民,参与面宽、形式多样。在评议范围上坚持广泛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确保集思广益;在评议形式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确保精益求精;在评议标准上坚持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确保有的放矢。

  坚持边查边改,全力为民办事

  解决突出问题,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从活动一开始,省粮食局就把这项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边查边改,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及时要求中央增加我省临时存储稻谷收购计划并组织实施,解决农民“卖粮难”难题。今年我省中晚稻喜获丰收,市场可供粮源较多,农民售粮愿望迫切,先期下达的125万吨收购计划不能满足农民售粮需求,为此,安徽省粮食局于11月中旬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我省秋粮和油菜籽收购情况,要求增加临时存储稻谷和中央临时油脂储备收购计划,12月初,国家下达我省第二批临时存储稻谷收购计划59万吨、油菜籽收购计划10.5万吨,及时进行了分解落实到200家符合要求的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和国有粮食企业,统一公开挂牌收购,受到了售粮农民的欢迎。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申报粮食流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全省粮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筛选大项目,积极争取明后两年粮食现代物流项目110个、仓储项目96个、园区建设项目34个、产业化项目11个,拟申请中央资金154亿元,努力解决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帮助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局党组多措并举,相关处室加大协调,共争取1.06亿元资金,并及时下拨,力推国有粮食企业建设与发展。主要是争取4322万元,帮助解决全省2006年粮食收购露天堆费用问题;争取1777万元,支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争取1192万元,支持储备库建设;争取16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落实800万元清仓查库费用;争取545万元,支持国有粮食企业维修仓库;争取300万元,支持省、市、县9个粮油质检中心站添置化验仪器;还为17个市局争取了100万元的监管费补贴。局党组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的做法,受到了广泛赞誉。

  举办“两展一会”,突出实践特色

  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安徽省粮食局就把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安徽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成果展示暨第四届安徽粮油精品展示展销、全省粮食产业化会议”(简称“两展一会”)确定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从10月9日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开始,到12月27日在合肥市体育馆隆重举行,历时两个多月。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省政协主席杨多良和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分别为成果展题字祝贺。省政协主席杨多良、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省长助理邵国荷和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开幕仪式。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和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良龙先后致辞,省政协主席杨多良宣布展示展销会开幕。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对全省粮食产业化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开阔了眼界,开阔了胸襟,开阔了思路;凝聚成共识,凝聚成信心,凝聚成力量———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成,行有所识,践有所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