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资阳市粮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粮食人”艰苦奋斗、不怕疲劳的精神,积极组织投入抗灾自救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市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刘绍全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报道、灾情调查、粮食调运、工作督查4个工作组,并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实行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确保抗震救灾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
二、调查灾情,努力自救。5月12日下午,灾情发生后,局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绍全带队,第一时间深入到基层粮食企业了解灾情,现场指挥抗灾自救。通过调查,全市粮食系统损失仓库1025个,仓容376605吨,仓库、办公楼及其他附属设施共计直接经济损失2926万元。与此同时,我们一边将灾情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和省粮食局,一边组织指导粮食储备企业抢险自救。截止6月9日全市共计翻瓦、捡漏、修复受损仓库屋面95978平方米,处理受损粮食12吨,排除安全隐患95处,投入抗灾自救资金170.5万元,确保了全市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的储存安全。
三、康慨解襄,捐钱赠物。“512”大地震后,市粮食局机关和直属企业职工多次向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据统计,干部职工通过各种方式向灾区捐款40790元,其中单位捐款10000元,职工个人捐款30790元(党员以特殊党费形式捐款10220元),5月16日,向德阳重灾区捐赠苹果120件,价值7630元。5月21日,由局长刘绍全带领有关人员到都江堰市紫坪铺慰问我市参加抗震救灾的资阳工兵团全体官兵,并送去了苹果、菜油、猪肉、食品、收音机、电筒等价值13800元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为抗震救灾一线的资阳工兵团全体官兵带去了粮食职工的深切问候。
四、强化监管,规范市场。为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粮食购销,粮油价格的监管。于5月26日至29日,派一名副局长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对当前粮油购销情况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调研督查。深入重点收购、销售网点及加工企业实地检查,对个别超市、个体户未建销售加工台账,个别经营者没有收购许可证和抬高零售价格的行为进行了整改。各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也积极配合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加大了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确保了全市粮油市场秩序和粮油价格的基本稳定。
五、情系灾区,忘我工作。按照省粮食局关于调拨、加工救灾粮油物资的指令,从5月15日起,组织全市14个粮油企业全天候向灾区加工、调拨救灾粮油物资。成立了救灾粮调运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和经办人员,具体抓落实。在调运工作中,局党组书记刘绍全身先士卒,亲自组织召开定点加工经营企业协调会议,带领有关人员深入企业加工现场督促加工装车,每天晚上与经办人员一道工作至深夜;共产党员、副局长陶亮,因工负伤,本可以在家休养治疗,但5.12大地震后,每天坚持到办公室处理有关事务,同时深入安岳县查看粮仓受灾情况,强忍着汽车颠跛的疼痛和手腕工作的不便,坚持到仓房实地查看粮情;共产党员副调研员(办公室主任)郭钦、购销科长(军粮供应站站长)朱正平,15日启动救灾粮调拨计划以来,工作不分白昼,有时甚至顾不上回家吃饭,泡一包方便面,吃一盒方便饭,草草完事,又投入到救灾粮调拨的具体工作之中;共产党员,仓储科副科长王治德、军粮供应站副站长李慧,不顾因公受伤未痊愈和重感冒的不便,带病坚守工作岗位,为救灾粮的调运而忘我工作。
截止6月9日,全市向汶川地震灾区加工、调运应急粮油1115.4吨,其中:大米659.5吨,面粉225.4吨,面条230吨,菜油0.5吨,同时调拨麻袋(含编制袋)29000条;加工、调拨了中央无偿划拨救灾粮107吨,其中大米87吨,挂面20吨;加工供应本市救灾粮26.925吨,其中大米21.5吨,面粉5.385吨。为解受灾地区群众的燃眉之急,作出了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