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专题专栏 > 粮食系统 抗震救灾 保障灾区粮油供应 > 各地粮食局动态正文
 
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壮丽的凯歌----记通江县粮食系统赴青川抢险救灾8名队员
【时间:2008年06月11日】 【字号:

  汶川大地震后,在第一时间、第一支到达青川县抢险救灾的队伍――通江县民兵应急分队一连里,活跃着一支以冉先珍为班长的身着迷彩服的粮食职工小分队。在5月13日至27日的15个日日夜夜里,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驰援青川,他们义无反顾

  2008年5月13日一早,冉先珍、罗建中、张顺典、陈志建、苟江、向东、陈渝、颜军等八名同志几乎同时接到了县粮食局的紧急通知。当他们火速赶到县武装部后才知道,他们将作为通江县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立即奔赴广元市青川县抗震救灾。

  这是一项特殊使命。他们没有半句怨言,没有半点推辞。

  罗建中,44岁,一位亲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文山州砚山县森林火灾、蓝田县抗洪抢险的老队员。冉先珍,43岁,1991年复退军人。他们唯恐县武装部审掉了他赴青川抢险救灾的资格,而隐瞒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和80后的战友一道踏上了奔赴青川的征程。

  陈志建、苟江、向东都没有部队工作经历,但他们坚定的表示,一定要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体验一次军人的风采。

  张顺典,39岁,爱人长期患病,岳父重病在床。等他完成任务归来时,老岳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只有长跪灵前乞求老人家原谅。

  受地震影响,颜军的住房已成为危房,本打算13日上午请假回家,把家人安置到安全的地方。陈渝受聘于诺江粮站下岗职工开办的民营企业――万春兔业有限公司,主管公司1000多只种兔的饲养。接受任务后,他们只打了个电话稍事安排便毅然披挂上了前线。

  就是这样一帮稀言寡语、默默无闻的同志,他们撇开家事和手头的活计,没有豪言壮语,却勇敢的冲向了青川县抗震救灾的前线。
 
  拯救生命,他们奋不顾身

  时间就是生命。他们边行进边排除路障,不顾山体滑坡、山石掉落的危险,星夜兼程,赶到青川,立即投入了拯救生命的行动。他们用竹杆和木棒自制数十副担架,从山上转运受伤群众数十人,用辛劳的双手,紧张而又小心地连续奋战七小时,从垮塌的房屋底下成功地营救出了1名婴儿,掏掘出了3具罹难者并就近安埋。帮助转移群众2000多人,搭建帐篷2顶、场镇临时厕所1个,排除了4座危房的险情、、、、、、。

  5月14日,关庄镇新华村,两个受伤的孤儿急需转运出山医治,但进出的道路因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全部中断。步行于荒山峻岭3个多小时才到达那里的向东,毫不犹豫地将两个孩子背着一个,抱起一个就往山下走,由于负重急行,他晕倒在了半坡上,醒来后又继续前行,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及时将两个孩子安全地送到了关庄镇医疗救助点。

  在关庄镇顾井村疏散群众的罗建中、张顺典、陈渝、颜军同志眼看河水猛涨,唯恐耽误了人员转移,他们蹚着湍流的河水,不停的背负着老人、小孩、伤员过河,岸上的群众高喊:“解放军同志快上来,水里有毒啊”。为了尽快转移群众,他们似乎没有听见人们的呼喊。一70多岁的老太婆在张顺典的背上边哭边说:“没有共产党,没有解放军,我这把老骨头就没有啦!”

  抢救物资,他们不畏艰险

  灾难中的日日夜夜,那些坚守、自强、担当,那些真诚、善良、博爱,像阳光照亮了天地,温暖着灾民的心。为了减少灾区的损失,减轻国家的负担,他们与余震抗争,与风雨雷电抗争,从废墟中掏掘出28000元的存折一个、缝纫机1台、席梦思床垫2个、棉絮9床、衣物300余件、粮食7000多公斤、腊肉1000多公斤、菜油600多公斤,抢救生猪3头,帮助灾民抢收小麦10多亩、杂豆150多公斤、油菜籽1500多公斤,抢种玉米3亩多、、、、、、。

  苟江和他的战友一道,担任最远最艰苦的顾井村的抢险救灾任务。他多次不顾个人安危帮助受灾群众从瓦砾废墟中抢救物资。15日中午,正在抢救被埋的粮食时,余震震塌了残垣断壁,掉下来的桷子打在了他的脸上,顿时,鲜血长流。他接过战友递过来的一块卫生纸按住伤口,当发现只是皮外伤后,他谢绝了战友们要他休息的疼爱,又继续投入了战斗。从此留下了长久的“纪念”。

  情系灾民,他们苦也心甘


  由于道路阻塞,急需的救灾食品一时未能运到。同志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每逢午餐,看到受灾群众那一双双饥饿的眼神,没有动员,没有号召,大家几乎把仅有的很少的饼干、方便面和矿泉水全部献给了灾民。老百姓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称赞“共产党好!”“解放军好!”“感谢你们!”。

  5月17日中午,当同志们再一次把自己的方便面和矿泉水送给灾民的时候,意外的情景出现了。老百姓冒着余震的危险,将方便面和着矿泉水一起煮熟后端给了同志们。见同志们推让,老支书急了,流着泪说:“你们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吃中午饭了。你们是我们的主心骨啊,怎能把你们拖垮了呢?”一中年男子竟下跪请求他们吃下这碗饱含真情的方便面。同志们不得不就着泪水咽下了这顿让他们浑身来劲的午餐。

  5月18日上午,罗建中同志已经久违了的手机信号连连响起了“嘟嘟”声,他打开一看,才想起今天该是自己的44岁生日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特殊的环境下,对他来讲,妻子、女儿的问候既是莫大的安慰,又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回到营地时,同志们端着方便面,举起矿泉水,以水代酒向建中老大哥表达了最真诚最纯洁的生日祝福。

  进驻青川的日子里,他们三四天才能洗上一把脸,七八天难洗一次脚,十五天未洗一次澡。但凡能弄到一点清水,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受伤的灾民。汗浸、雨淋、湿热熏蒸,同志们满身是疮,甚至溃烂,奇痒能忍,他们没有吭声。连日东奔西走,夜宿车座,大家的脚都肿了,有的肿得连鞋都穿不进,他们没有说出口。因为紧急出征,许多同志的鞋子对不上号,行走非常不便,他们没有叫苦。他们的心中只有责任,只有灾民。

  他们正是这样,把深爱无私地奉献给灾区人民,同时又被那些在生死关头所演绎出的大爱深深的感动。他们服从指挥,同舟共济、协同作战、团结互助;他们镇定果敢、临危不惧、严密组织、科学救灾;他们真情为民、舍己救人,把灾民当亲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灾民心中;他们忠于职守,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财产物资,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区的损失和国家的负担。他们的心灵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得到了洗礼。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万众一心、不屈不挠、互助友爱、自强不息”的抗灾救灾精神,体现了通江粮食职工对重灾区的大力支援。

打印】 【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