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系统抗击冰雪灾害

江西省粮食局积极组织抗灾救灾工作确保市场粮油供应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江西省遭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给受灾地区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电力供应和交通中断等原因,一些灾区群众口粮出现了问题。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各项抗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各级粮食部门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了粮食市场供应稳定,确保了春节期间的市场粮油供应和灾民的口粮供应。春节期间全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没有出现断档、脱销和抢购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全省130万缺粮人口1300多万公斤口粮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确保了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油市场供应工作。为保证节日市场粮油供应和确保灾民的口粮供应,省政府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就解决灾民口粮供应问题专门召开会议,将确保市场粮油供应的责任落实到省粮食局。省委书记、省长、分管粮食工作的省长多次对粮油市场供应问题,特别是受灾群众的吃饭问题提出要求,要求粮食部门做到“确保每个灾民都有饭吃”。
  二、省粮食局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全力做好节日和受灾地区粮油供应工作。按照国家粮食局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江西省粮食局行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做好节日市场供应和受灾群众的口粮供应工作。
  (一)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会议一结束,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根泉同志即刻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传达吴省长和熊副省长关于做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指示精神,研究部署省粮食局抗灾救灾工作。
  (二)成立了受灾群众口粮问题领导小组。为组织好抗灾救灾工作,省粮食局专门成立了“受灾群众口粮问题领导小组”,局长熊根泉任组长。同时要求各市、县(区)粮食局也要相应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解决口粮供应问题的具体方案,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口粮供应。
  (三)下发了专门文件。为做好节日期间和受灾群众的口粮供应,江西省粮食局先后下发四个专门文件,特别是为解决受灾群众的口粮问题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口粮问题的紧急通知》,积极部署节日供应和紧急部署解决受灾群众口粮问题工作,要求各级粮食部门一要明确形势任务把解决灾区群众口粮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寒抢险救灾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当前全省正在进行的抗寒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粮食部门应尽的职责,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救灾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好当地受灾群众口粮问题。重点解决好受灾地区因缺电农民有粮不能加工的问题及因交通中断农民缺粮等问题。二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做好救灾工作。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摸清灾情,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三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受灾群众口粮问题,要采取一切办法和手段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四要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五要严明工作纪律。要求各级粮食部门要严格执行省纪委《关于严明纪律,确保抗寒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紧急通知》(赣纪发〔2008〕1号),讲政治、讲大局,听众指挥、尽心尽责,全力以赴解决好受灾群众口粮问题。
  (四)建立值班和情况报告制度。从2月1日起至2月15日,省局和各市、县(区)粮食局建立解决受灾群众口粮问题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了受灾群众救助电话,要求各市、县(区)粮食局每日逐级上报解决受灾群众口粮问题情况,确保上下联络保持畅通。整个春节期间全省粮食部门有2000多人春节没有休息,坚守岗位,为做好节日和受灾供应而辛勤工作。正月初一到初六,重灾区的乐安、东乡、崇义、南城、修水等县粮食局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坚守在受灾供应一线。
  三、各级粮食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市场粮油供应工作。在省局和当地党政领导下,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确保全省粮油市场平稳有序和受灾群众的口粮供应。
  (一)落实和组织粮油货源。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调控作用,积极筹措粮源,确保市场供应。南昌市粮食局为保证大中专院校和驻南昌部队粮油供应,组织了一批成品大米和面粉,用于优先供应大中专院校和部队。同时,对十个国有粮食加工厂进行了全面检修,随时准备应急加工。赣州市石城、安远、宁都等县粮食局组织人员深入到各粮食加工企业、粮油经营门店和各大超市,调查了解粮食供应和库存情况,帮助联系调入原粮并加工成大米,运送到各粮食经营门店,以满足市场供应需要。临近浙江的上饶市为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落实了8家大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规模近千吨,并随时准备申请动用市级储备粮,以确保本地市场供应平稳而有序。九江市都昌县粮食局安排28个放心粮食专营店供应大米40万公斤,食用植物油3万公斤,并公开承诺春节期间粮油供应不限量、不涨价。
  (二)启动粮食应急预案,要求粮食经营企业保持一定量成品粮库存。抗灾期间,先后有赣州市、景德镇市、鹰潭市、章贡区、崇义县、奉新县等市县启动了粮食应急预案,动用市、县级粮食储备,并组织加工大米。同时要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保持一定量的成品粮库存,赣州市要求各县(市、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至少组织20—40万公斤大米库存,市政府所在地要求达到100万公斤以上,以备紧急之需;奉新县粮食局要求各粮食加工企业从2月1日起必须备足5万公斤大米的库存,凡库存不足的企业必须在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两天内加工完成,同时要求各企业的5万公斤大米必须服从粮食局按照合理的市场价格统一进行调拨。
  (三)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受灾群众的口粮。据初步统计,全省因灾缺粮人口约为130万人,按照省政府必须备足10到20天口粮的要求,全省缺粮1300多万公斤。为解决受灾群众缺粮问题,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
  一是组织人员送米到上门。对因受灾造成道路不畅的地方和偏远山区,粮食部门积极与当地乡镇政府取得联系,了解缺粮情况,组织人员肩挑手提送货上门,全省每天有约70万公斤大米送至农村,努力做到哪里缺粮就送到哪里。吉安市遂川县有4万山区农村人口缺粮,县粮食局主动送10万公斤大米到缺粮的乡镇。
  二是对因电力供应中断不能进行粮食加工的灾区,采取组织大米下乡串换、组织国有粮食企业、其他市场主体及有关单位现有柴油等动力设备和大米加工设备或积极协调农机、电力部门临时装置柴油机、碾谷机等设备帮助农村加工大米,逐乡逐村帮助群众解决口粮加工问题。南城县国有粮食企业—江西麻姑米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0万元、县政府补贴3万元,购置发电机组加工大米,每天加工大米3万公斤;宜黄县粮食局用手扶拖拉机做动力,每天加工大米7.5万公斤。受灾期间因断电、交通不便等影响,全省近 20个重灾县粮食局组织了200余台柴油机下乡加工大米。
  三是积极开展大米捐赠。目前全省已累计捐赠大米约187万公斤。丰城市粮食局向洛市、罗山等6个乡镇缺粮群众捐赠30万公斤大米;宜春市粮食局无偿向袁州区受灾的7个乡镇提供2.5万公斤大米;奉新县已向18个乡镇的153个特困户捐赠大米2300公斤。
  (四)组织征调麻袋。各地按照省地雨雪冰冻天气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积极组织征调麻袋,以确保救灾急用。全省共筹措98万条麻袋,到2月6日,使用了26.3万条麻袋投入高速公路、桥梁等处,帮助恢复正常的交通运输。
  (五)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省局将35个价格监测点的价格监测由旬报改周报,以及时了解掌握节日期间和灾区粮油市场情况。省会南昌市实行每日价格监测及上报制度,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市内城南、城北两大批发市场、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以劣充优等不法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赣州市建立了市场供应、粮油价格及灾情上报制度,按照“一日一报”的原则上报至市政府和省粮食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