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系统抗击冰雪灾害

湖南省粮食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灾区粮食供应



  一、湖南省粮食局加强应急粮油调度保证市场供应
  为切实做好抗冰救灾保障市场粮油供应工作,省粮食局成立了抗冰救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指令畅通。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粮源偏紧状况,省粮食局采取应对措施,加强粮食应急保障指挥、协调和调度,每天向省政府会商会汇报全省粮食应急保障情况。如湘西自治州吉首、永顺县粮源告急,省粮食局商省财政厅批准吉首县动用省级粮食储备1000吨,商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同意,向永顺县提供轮换的中央储备粮1000吨。郴州市持续长时间停电,大米供应十分紧张,省政府副秘书长石华清亲自协调指挥,省粮食局全力组织调度,并派员随车往郴州送粮。2月2日已从长沙、益阳、祁阳等地组织530吨大米,发往重灾区郴州市。
  二、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全力做好灾区粮食供应工作
  全省各级粮食部门积极落实粮源,及时组织加工、调运成品粮油投放市场,保证市场粮油供应,确保价格基本稳定。
  长沙市工作积极主动,应对措施及时到位,指挥调度井然有序,保证了长沙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冰冻期间组织抢电加工大米7080吨,调入大米2880吨,市场销售大米5745吨;调入并投放食用植物油1024吨。针对县区农村大面积停电,粮食不能加工生产,农村出现粮油供应紧张的状况,长沙市粮食部门紧急动员,组织运粮突击队,集结搬运和运输力量,日夜调运粮食。
  衡阳市出台鼓励政策保市场供应。衡阳市政府出台政策,一是对于购买发电机的由政府负担60~80%费用。二是从外地采购运回的大米,每吨补贴200元。三是对加班加点生产的一线工人,每人每天补助100元。四是对发电加工的大米,每吨补助150元。五是从加工生产企业到销售点的运输费用每吨补助30元。确保市场粮价控制在1.60元/斤。1月30日,衡山、常宁等地出现的粮食供应告急状况,衡阳市粮食部门当晚8点组织调运30吨大米抵常宁,20吨大米抵衡山。衡山农村大面积停电,部分农户大米告罄,衡山粮食部门连夜组织运输突击队,分7批次运送100吨大米下乡,保农村大米供应。2月2日,衡南县紧急调运大米10吨,缓解了粮食告急的状况。
  邵阳市采取有效措施,有效缓解了新宁、城步等地粮食供应紧张的局势。针对新宁电塔倒塌,大米无电加工,市场大米供应紧张的情况,邵阳市粮食部门加强协调调度,2天时间内陆续组织调运70吨大米运抵新宁。城步县南山坚冰封路,粮油食品无法运送上山,3000余名牧民粮食供应紧张,几十头奶牛死亡。灾情发生后,邵阳市、城步县粮食部门想方设法从广西龙胜运送大米11吨、饲料50吨上山,使紧张状况得到缓解。针对隆回、新邵粮食库存紧张的情况,市粮食局分别调运了大米80吨抵隆回、30吨抵新邵。
  郴州市克服困难,合理调度,保障供应。郴州市持续较长时间停电停水,粮食供应全面告急。1月31日紧急组织调运30吨大米抵临武、50吨大米抵资兴、100吨大米抵北湖区、100大米抵永兴、10吨大米抵郴州市看守所。为确保市场粮食供应,2月2日郴州市政府紧急调150千瓦发电机保市国储库米厂生产,日可加工大米20吨;同时,正在紧急调300千瓦发电机启动市二库米厂加工。为减少用电负荷,粮食部门调整生产工艺,调减设备,均衡生产。资兴移民、临武矿工口粮告急,郴州市在市区成品粮库存紧张的情况下,仍组织70吨大米分送两地。
  永州市要求市属粮库满负荷生产,在保市区供应的同时,援助缺粮县乡镇。蓝山县由于缺电不能加工,大米供应偏紧,米价上涨到2.4元/斤(晚米),县政府及时组织商务、粮食、物价等部门检查市场,控制价格,并调用柴油机发电启动大米加工。
  怀化市协调交通运输,紧急调运粮食,平衡粮食余缺,有效缓解了洪江区、会同、靖州等县粮食供应紧张的局势。通过公路向洪江区、会同县运送大米10吨、30吨。通过铁路客运车皮运大米60吨至靖州县。针对会同、靖州等地农民有谷无米、无电加工的问题,当地政府组织了“风雪碾米队”,抬碾米机和柴油机入村,为农户加工大米。
  湘西自治州及时启动市、县粮食应急预案,动用市、县级储备粮库存抢电加工保市场供应,并在市、县储备粮库存不足的情况下,紧急报告利用轮换的中央、省储备粮加工保市场供应,工作主动到位,保证了市场供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