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要闻正文
 
国家粮食局认真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
【时间:2006年01月10日】 【字号:

  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国家粮食局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积极探索统计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创新,认真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不断克服工作中的诸多困难,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国家统计局对我局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对政府统计整体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正式表扬。
  一、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200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并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发[2004]17号文件和《条例》都对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涵盖了粮食流通统计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监督检查等方面。《条例》规定,“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统计部门批准”。为此,我局立即着手统计制度的制定工作。经过大量调研,广泛征求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粮食部门,以及粮食经营、转化企业的意见,完成了《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制定工作。该制度报经国家统计局审批同意,于2005年1月施行。为保证统计制度的顺利实施,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05]376号),在各级粮食部门广泛开展了“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宣传月”活动。2005年还结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检查,对重点非国有粮食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进行了抽查,督促各地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遵守统计制度。该制度实施以来,执行情况总体良好,顺利实现了由过去部门统计向全社会、全行业统计的历史性转变,适应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形势的要求。
  二、适时将粮食流通统计年度由过去的“粮食年度”调整为“日历年度”,并将粮食购销存统计月报改为旬报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流通统计的起止日期按粮食年度(即当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执行,这在粮食供求比较紧张、实行统购统销和计划调拨制度的情况下,有利于测算和平衡当年粮食的购销调存计划,安排好人民生活和各方面对粮食的需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粮食年度作为粮食流通统计起止日期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鉴于我国粮食生产、进出口贸易等数据都是按日历年度统计的,财政部门对粮食的政策性补贴、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贷款的管理和核算,以及地方政府对粮食工作的安排和考核等也是按日历年度进行,为有利于与相关部门工作的衔接和有关数据的对比,不断提高粮食流通统计服务水平,我局在广泛征求地方粮食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将我国粮食流通统计年度改为日历年度。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看,这种调整取得了积极效果。另外,为及时了解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食流通的动态变化情况,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自2003年11月开始,我局将粮食购销存统计月报改为旬报,较好地满足了上级领导对粮食流通统计信息的需要。 
  三、初步建立了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抽查制度
  《条例》规定,“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农业、统计、产品质量监督等部门负责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建立粮食供需抽查制度,发布粮食生产、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为进一步搞好粮食的总量平衡、品种平衡和区域平衡,准确掌握全国及各地区粮食供给和需求的基本状况,2003年以来,我局已连续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并逐步形成了制度。通过开展此项调查工作,取得了大量翔实的调查数据,基本摸清了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和消费状况,以及粮食流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努力推进粮食流通统计信息化建设
  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后,参与粮食经营的多元主体数量迅猛增加,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为解决地方各级粮食部门统计经费短缺、统计人员偏少的矛盾,我局统一组织开发了粮食流通统计信息管理软件,无偿发放给地方各级粮食部门使用,并对省、市两级粮食流通统计人员举办了多期培训班。随着该软件的应用,改变了地方粮食部门统计手段落后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粮食部门统计信息化水平。
  总体上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级粮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当前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基层统计人员不稳定,统计调查经费不足,一些涉粮企业配合不积极,等等。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落实各项统计工作措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国家粮食局调控司

打印】 【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