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要闻正文
 
国家粮食局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2006年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
【时间:2006年01月05日】 【字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国家粮食局即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结合当前粮食形势,研究贯彻会议精神的措施,提出2006年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攻坚的关键之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主要任务是:继续完善粮食流通体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和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和衔接机制,巩固和发展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全面启动粮食行业“十一五”规划,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行业加快发展;进一步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管粮;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继续完善粮食流通体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抓紧《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的有关准备工作,国务院文件下发后,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进行具体部署。2006年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推进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一是积极稳妥地解决企业历史包袱;二是努力做好分流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三是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四是健全粮食市场体系;五是继续加强对产区、销区、产销平衡区改革的分类指导。 
  二、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针对2006年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按照中央的部署,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把两点要求作为指导粮食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一是根据粮食的产需和供求情况,适时适度地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二是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做好粮食购销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完善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四是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五是继续做好军粮、退耕还林粮等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积极搞好库存老粮的销售;六是继续加强粮食统计和监测预警工作,完善粮食应急机制。
  三、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和衔接机制,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一是逐步建立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二是强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四、抓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体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相关配套规章,继续抓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各项制度建设;二是加强对各级储备粮和政策性用粮的监督检查,继续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粮食库存自查和抽查,全面掌握粮食库存的动态变化情况;三是健全省级监督检查机构,逐步将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向市县延伸,重点推动基层的行政执法;四是对违法违规案件进行严肃查处,规范粮食市场秩序。
  五、全面启动粮食行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一是积极推进和组织实施《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和 “十一五”粮食物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二是启动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指导农户家庭安全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三是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四是高度重视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建立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信息来源:国家粮食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