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工人日报:收储市场主体多元化促进秋粮收购
【时间:2015年01月13日】 【字号: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粮食流通领域有何新特征?是否存在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日前,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记者赴安徽合肥、芜湖等收储一线进行了采访。

  安徽省粮食局巡视员戴绍勤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需求增速放缓,作为粮食主产区,安徽省粮食收储压力日益加大。2013年以来,国家通过启动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释放政策性库存,为新粮收购腾库。

  1月6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交易大厅内人头攒动,有人不时盯着大屏幕上的报价数据,有人则焦急地等待竞标结果。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库主任葛亮介绍说,1月6日~8日是2015年首场国家政策性粮食专场竞价销售交易会,共有1000多万吨粮食参与拍卖,参与竞标的企业多是粮食贸易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

  戴绍勤告诉记者:“去年只有国企在进行政策粮收购,诸多民企都不敢入市,造成去年中晚稻收购数量不足。今年有所不同,不少民企加入收购大军,粮食收储市场的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今年秋粮收购将会较好。”

  不过,戴绍勤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粮食流通领域除了面临粮食收储压力之外,粮食生产成本“地板价”不断上升,三大谷物品种配额外进口(缴纳65%关税)的价格逼近“天花板”,导致粮食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那么,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是多少,又是否存在“卖粮难”的情况呢?

  6日下午,巢湖市迎来了今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但记者在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看到,前来卖粮的农户依然不少。巢湖市坝镇种粮大户丁大伯在等了5分钟后,便将装了几十袋稻谷的货车开到了结算室门口的地磅上称重。

  结算室内的大屏幕上显示,重量为10960公斤。随后,丁大伯将货车开往粮食仓库,在稻谷卸了之后,再一次将车子停在了地磅上。这时,大屏幕上显示,重量为3500公斤。扣除112公斤的杂质,粮食净重为7348公斤。

  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公司质量部部长李家丰告诉记者,丁大伯售卖的粳稻为二级,按照每公斤3.14元的收购价格,丁大伯能拿到23000多元钱。

  戴绍勤说,近年来粮食部门严格执行好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坚持“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坚决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绝不允许向售粮农民打“白条”,对维护粮食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工人日报》(2015年01月12日 04版)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