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中国经济导报:丰收年里看增收 直击安徽中晚稻收购
【时间:2015年01月13日】 【字号:

  2014年,我国各类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首次突破7000亿斤,总量达到7298亿斤,其中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粮食2478亿斤。各地通过提价托市、增加收购、优质优价、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促进种粮农民增收550亿元以上。

  1月6日~7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安徽合肥、六安、巢湖,直击该省2014年中晚稻收购。

  中晚稻收购“大丰收”

  1月6日,雨雪交加的天气里,来自安徽巢湖坝镇街道的种粮大户丁常宝和张大宝夫妻,从50公里远的家中,开着卡车走了一个半小时,来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在巢湖的储备粮收储点卖粮。

  粮食检验、收储结束后,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张大宝手里拿着一张黄色的“中央储备粮巢湖直属库政策性粮食收购凭证”。这张凭证上写着,这些稻谷等级是“二”,水分14.7%,杂质1.6%,出糙率79.5%,整精米率58.2%,色泽气味正常,总量10960公斤,卖粮金额23072.72元。“稻谷很好卖,价格特别高,今后粮价高就还种!”张大宝笑着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张大宝今年58岁,她的丈夫丁常宝今年60岁,子女在外打工,他们两个人承包了300亩土地,已经种了8年粳稻,“粳稻比普通稻每百斤贵10元。”2014年他们的粮食亩产1150~1220斤,2014年收上来的稻谷已经卖了好几十万斤,占他们所有粮食的60%,预计稻谷这一项年收入就将近20万元。

  据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为银介绍,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的巢湖市,粮食种植面积年平均稳定在75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秋粮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亩产平均1100斤。种粮大户少的承包300亩,多的上千亩,由于种粮全部机械化,一家两人就能搞定。

  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质量部负责人李家锋对中国经济导报表示,“我们在启动中晚稻收购方案之前,曾到超市和粮油批发市场调研。作为国家物价局的粮价定点测报点,我们每天上报粮价,对粮价掌握得很清楚。收购之前,我们从田间取样检验,发现稻谷质量很好。”

  当发现2014年粮食丰收在望、价格偏低、预期启动保护价收购时,该公司在三方面做了准备。首先,2014年上半年公司筹资新建3个总库容为2.1万吨的仓库,还通过竞拍等方式腾出3.4万吨仓容,目前共计5.5万吨仓容已使用3.8万吨,预计到收储结束应该够用。其次,在人员准备上,选择了有经验、有资质的登记员、检验员、开票员、司磅员等。同时,还充分准备了通风和烘干设备,新购进振动清理筛6台套,对收储的粮食进行除杂,使粮食的水分、杂质达标。

  李家锋表示,作为政府选定的政策粮收储点,他们从2014年9月16日启动托市收购,到2015年1月31日结束,公司预计能收储3万吨稻谷。

  “今年我们已经收储4699吨籼稻、27202吨粳稻,后面还有两个新仓开始进粮。1月31日后如果农民还来卖粮,我们会作为自己用于加工销售的商品粮加以收储。群众送粮来,是相信国家、相信你这个企业,不能不收。”李家锋表示,公司有3个米厂、4条加工生产线,一天加工能力达400吨。

  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少祥表示,由于目前手上资金比较雄厚,该公司2014年已经新建了5万吨仓容,2015年还要再增加3~4万吨仓容。“我们的业务量在增加,扩容是必须的。国家政策对我们很支持,我们也希望为粮食产业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郭少祥说。

  托市收购正当时

  人头攒动、喧嚣如同菜市场、电梯因为超载而“嘀嘀”响个不停……

  1月6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合肥市芜湖路319号的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这里从1月6日到8日举行国家政策性粮食专场竞价交易会,交易品种包括200万吨小麦、200万吨早籼稻、200万吨中晚籼稻、399.1万吨粳稻、500万吨玉米,标的分布于全国9个省份。

  当天要竞价交易的标的之一,是来自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5省2013年的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交易时间从早上8点半一直延续到晚上6点半。1月6日结束时,安徽市场粳稻竞价销售259万吨,成交4.18万吨,成交率1.6%,成交均价为3147元/吨。

  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中心市场,这家交易中心目前对接安徽市场联网26家省级批发市场,交易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植物油等5大类22种,其编制的全国政策性粮食成交价格指数,是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全国粮食竞价市场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粮食仓储能力。1月5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安徽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该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由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于2009年投资兴建,以粮油仓储业务为主,年购销量稳定在25万吨左右,是安徽及周边多个省市粮食的主要集散地。

  根据《2014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安徽省从2014年9月16日~2015年1月31日进行中晚稻托市收购。2014年9月中旬,中晚稻市场价格下跌到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1.38元/斤以下,该预案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11个中晚稻主产区启动。

  最低收购价是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2014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1.38元/斤,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5元/斤,这是以2014年生产的国标三等中晚稻为标准的,粳稻合格指标为杂质1%以内,水分14.5%以内,出糙率77%~79%。

  据《预案》要求,收储点要在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粮食品种、收购价格、质量标准、水杂增扣量方式、结算方式和执行时间等政策信息,让农民交“放心粮”。

  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戴绍勤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2014年该省中晚稻收储特点是品质优、粮丰收、价格好、农增收、启动早、秩序好、收购主体多元化。截至目前,安徽2014年中晚稻托市收购258万吨,价格同比2013年上升3分/斤,其中粳稻53万吨,价格同比2013年上升5分/斤。政策性收购粮为农民增收35亿元,其中农民通过秋粮出售增收15亿元。

  “2013年民营收购主体不敢贸然入市,造成加工企业无粮加工;2014年粮企积极入市收购。”戴绍勤表示,安徽粮食部门预计到2014年粮食库存压力大,可能会出现卖粮难,就超前谋划调研,抓紧拍卖政策性粮食,引导民营粮企入市。

  “我们还加大宣传,让群众明白粮食收购政策和启动时间,制作了收购工作手册和流程图。此外,我们还强化一站式服务,进了粮库不用你管,流程结束拿钱就走。什么情况下的粮食不能收,农民卖粮前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不会再出现以前排一天队,最后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收的现象。”戴绍勤说。

  戴绍勤说,安徽2014年启动了1021个收购点,新增储粮空间13.5万吨,但仍有300万~350万吨的仓容缺口,将通过腾仓并库、拍卖政策粮、引导销区企业和储备库收购粮食来解决。

  目前,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国内粮价受托市收购价格支撑长期维持高位,但持续10多年的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周期已经结束,价格大幅跌落,使得国内粮价居于“高地”,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同时,我国粮食生产和库存分布呈现向核心产区集中态势,主产区收储压力巨大,托市收购政策还将延续,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2015年将进一步采取建仓扩容、促销减库、跨省移库、腾仓并容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粮食收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收储能力。改进和创新粮食收储服务方式,积极为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供烘干、收购、存储、加工、代销等产后服务。”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1月8日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表示。

  据悉,2015年,全国粮食部门将加快1000亿斤新仓建设进度,严格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积极采用储粮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要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国家投资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2015年1月10日 A03版)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