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人民日报:去年粮食收购首超7000亿斤
【时间:2015年01月14日】 【字号:

  2014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首次突破7000亿斤,总量达7298亿斤,同比增加409亿斤。其中,最低收购价和政策性临时收储粮食2478亿斤,同比增加814亿斤。各地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通过提价托市、增加收购、优质优价、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促进种粮农民增收550亿元。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2014年粮食收购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粮食丰收、粮食商品率提高,粮食收购数量增加。二是收购工作扎实、农民售粮踊跃,收购进度较快。三是在粮食市场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保持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对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4年,国家粮食局编制“粮安工程”建设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新建千亿斤仓容建设方案,目前已下达650亿斤建设任务。与此同时,“危仓老库”维修改造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从2012年4亿元增加到2013年10亿元、2014年20亿元,补助省份由2012年15个增加到2014年26个。2014年大修仓容161亿斤、一般维修仓容183亿斤,部分仓容的升级改造、功能提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粮食收储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2014年,全国设置了6000多个托市收购库点,河南等6省、江西等5省区、安徽等10省、东北4省区、湖北等13省(区、市)先后启动小麦、早籼稻、中晚稻、玉米和油菜籽托市收购。截至12月20日,全国中晚稻、玉米、大豆等秋粮收购1728亿斤,同比增加132亿斤。其中,中晚稻、玉米分别收购1004亿斤、700亿斤,同比分别增加99亿斤、41亿斤。

  到去年末,全国粮食库存总量继续保持历史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继续处于安全合理的水平,国家库存粮食质量总体良好,宜存率达95%以上。

  任正晓表示,2015年国家粮食局继续扎实推进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快1000亿斤新仓建设进度,严格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积极采用储粮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针对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大、露天储粮多、库点多元化等新情况,突出抓好库存粮食监管特别是政策性粮食库存监管,切实做到“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01月09日 02版)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