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中新社: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强调实施科技兴粮
【时间:2014年11月17日】 【字号: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周锐)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粮食科技改革创新工作,发布了一批粮食科研重大成果和前沿技术,总结交流了粮食科技工作的典型经验。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吴子丹作工作报告。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指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大潜力在科技,根本出路在科技。实施科技兴粮工程、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根本要求,是粮食行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任正晓要求,粮食科技工作既要“上天”,把保障和支撑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天大的责任”和“天高的使命”;又要“落地”,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国情、粮情,技术创新要紧贴行业需求、公众需要,突出解决最急需、最关键的科技难题。

  近年来,国家粮食局启动推进“智慧粮食”,牵头组织实施“储备粮减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数字化粮食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项、课题33项,引导行业科技力量围绕基础性、培育性、应急性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解决了一大批行业急需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建5个粮食产后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局重点实验室和36个省级质检中心等一批全新科技创新平台,有效加快了相关科学理论、技术和装备的突破步伐。

  会议明确,至2020年,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中心、构建两个体系、实施三大工程”,即:以“科技兴粮”为中心目标,深入推进粮食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开放、科学、高效、实用的粮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和成果推广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示范工程”和“智慧粮食工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会议发布了粮食储藏成套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粮食储藏“四合一”升级新技术、呕吐毒素超标小麦安全合理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粮食信息化管理技术创新――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及物联网技术应用、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前沿技术进展情况。会议宣布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等首批10个“科技兴粮示范单位”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来源:中新社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