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工人日报:技术创新好储粮
【时间:2014年10月16日】 【字号:

  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玉中日前表示,我国每年粮食产后仅农户储粮、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损耗超过350亿公斤,节粮减损空间很大。

  “通过设施升级、探索应用先进储粮技术等方式,我们每年出库粮食的损失(包括水分损失)由原来的0.7%~0.8%下降到目前的0.1%~0.2%,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主任黄志军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传统储粮走向现代储粮

  对于粮食仓储企业来说,由于露天储粮和危仓老库储粮造成损失损耗50亿公斤以上。近年来,国家粮食局通过不断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仓储管理,使粮食储藏损失损耗率平均下降了1.7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传统储粮主要采用包装仓储方式。但黄志军告诉记者,包装仓储难以适应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与科学储粮的发展要求,存在着仓容利用率低、占用麻袋增加费用支出、储粮四项新技术应用困难等缺点。

  为此,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于2008年开始,着手进行包装仓散装化升级改造工程(包改散工程)的试点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9幢仓库的改造,今年将完成全部仓库的改造,它使储备库走上了一条从传统储粮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储粮的创新之路。

  黄志军介绍说,包改散工程实施后,仓容量由原来的1800吨提高到改造后的3650吨以上,仓房性能也得以提高,特别是四项新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坏粮事故的发生,减少了粮食损失,使粮食在一个储存周期内的损失损耗从原来的0.7%左右下降到0.2%左右,单仓减损粮食达18吨。

  光伏新技术助力低温保鲜储粮

  粮油储备库仓储部副总经理张云峰表示,建筑太阳能光伏新材料和新技术跨界应用到粮食企业,对粮食低温保鲜储藏来讲意义重大。

  “原来我们的仓顶是拱形的,但经过改造之后变成了‘人字形’光伏方阵钢构支架,铺上光伏陶瓷瓦之后,再通过一些电气设备,就构成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单栋仓库一年可发电4至5万度,如果整个仓库都完成改造的话,除了满足仓库用电之外,我们估计可以多余电量100万度。”张云峰介绍说。

  决定粮食储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是温度,而采用这一新技术能够隔热控温、降低粮食温度。张云峰告诉记者:“粮食储存期,稻谷是三年,小麦是四年,根据我们的设想,通过封闭式太阳能光伏建筑屋顶的隔热效应和光伏电站对温控机的供电和智能控制,如果稻谷和小麦的储存期延长一年的话,按照光伏设备使用寿命30年算的话,我们可以节省财政支出5000万元。”

  张云峰还告诉记者:“粮食储存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国家规定存储超过1年的,自然损耗率应控制在0.2%之内,但是完成技术改造之后,我们可以控制在0.15%之内,节损0.05个百分点。”

  横向通风技术减少粮食水分损失

  黄志军告诉记者:“我们通过集成创新,将原来传统的地上垄、地槽垂直通风改变为风道上墙、全程覆膜、负压环流的横向通风,并以此搭建了全国首个‘四合一’升级新技术应用测试平台。”

  相比垂直通风,横向通风技术有什么优势呢?黄志军解释说,实现粮食储藏全周期覆膜,增加气流流程,增加通风路径,可以有效减少粮食损耗。

  “当粮堆平均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可以抑制害虫及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防止发生虫蚀和粮食发热霉变,减少粮食损失;同时降低粮温,可以降低粮食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减少自身损耗。”黄志军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技术还可以减少粮食水分损失,保证粮食品质。黄志军介绍说,“以稻谷为例,如果水分损失严重的话,那么出米时就容易碎,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相反,如果水分损失少的话,加工品质就会提高,不仅大米新鲜度高,损失也少。在安全水分内垂直通风水分损失一般在0.5个百分点左右,横向通风水分损失一般可控制在0.3个百分点左右。”

来源:《工人日报》(2014年10月16日 04版)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