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中国青年报:粮油储备库如何减少浪费
【时间:2014年10月22日】 【字号:

    近日,国家粮食局公布了我国每年粮食损失至少700亿斤的数据,引起社会普遍关注。700亿斤相当于两亿人1年的口粮。 其中,农户储粮环节损失在400亿斤以上;粮食储运环节的损失达150亿斤以上;粮油加工环节损失达150亿斤以上。

    那么粮食储运环节如何减少损失?在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到来之前,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进行采访,了解仓储环节科技节粮减损情况。

    浙江省粮食局管理监督处处长陈群华说,浙江省的粮食总需求每年约411亿斤,其中,自产约150亿斤,自给率35%,缺口260多亿斤。自给率比较低,客观上对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要增加调控能力,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手段”。

    浙江省地方储备的粮食中,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要轮换。“在存储和运输这一环节,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采用了原粮‘散装、散运、散储、散卸’的四散化物流方式。”陈群华说。

    “以前我们用手工灌包散运,包装装卸的时候,汽车不会开进仓库,门口散下来的粮食比较多。包装的话往往会有破包,实行散装后减少了粮食损耗。”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节约是综合性概念,就包装和散装来比较,散装省下了包装材料及人工。另外,装车、装船,散装比包装装得多,也节约成本。”陈群华表示。

    据了解,该储备库能够实现四散化,有赖于储备库紧邻京杭大运河的地理条件,粮食可以走船运,直接通过传输带入库,减少了搬运环节的浪费。

    据介绍,浙江省粮食储备库将近一半的仓储库实现了四散化。高温和高湿是储粮两大难题。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采用了仓库横向通风技术,解决了这两个难题。为了减少虫害,该库还采用了富氮气调储粮技术,利用制氮设备,向密闭粮堆内冲入高纯度氮气,使害虫窒息而死,提高了粮食品质。

    针对农户储粮环节浪费严重的问题,国家粮食局从2007年以来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为全国26个省配置了677万套新型储粮装具,储存粮食约1300万吨,使这些农户平均减少储粮损失6.5%,每年减少储粮损失85万吨。预计到今年年底,可累计为全国26个省配置817万套新型储粮装具,每年减少储粮损失90万吨。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年10月22日 05版)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