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家粮食局 > 首页其他 > 媒体声音正文
 
经济日报:我国将建节粮减损新机制
【时间:2014年10月10日】 【字号:

推动形成节约绿色科学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


  本报北京10月9日讯 记者杜芳 刘慧报道:在第34个世界粮食日暨第24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即将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局在与农业部等部门共同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我国将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

  为推动建立节粮减损新机制,国家粮食局实施“粮安工程”,加大节粮减损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原粮“散装、散运、散储、散卸”的四散化物流方式。同时,到2014年底,将累计为全国26个省份配置817万套新型农户储粮装具,每年可减少农户储粮损失90万吨,使粮食仓储企业的储藏损失率平均下降1.7%左右。

  10月16日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第24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国家粮食局、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相关部门将今年的节粮宣传周主题定为“节约一粒粮 我们在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爱粮节粮“家庭在行动”、“青少年在行动”、“企业在行动”等系列活动。

  据了解,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据测算,在农户储粮、粮食储运、加工等环节,由于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撒遗漏、过度或粗放式加工,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在3500万吨以上,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

来源:《经济日报》(2014年10月10日 第1版)


打印】【关闭
 
  业务频道
市场调控  粮油统计 
监督检查  库存检查 
粮食财务  企业改革 
粮油标准  市场建设 
粮油科技  仓储管理 
粮油加工  安全生产 
设施建设  粮油信息 
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 
  政务信息
司室简介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工作会议  人事信息 
国际交流  纪检监察 
地方信息 
  办事服务
行政许可 许可公示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在线申报 行政复议
办事咨询
收购资格查询
  主题服务
农民之友 消费指南
企业联系点 市场行情
理论研究 普法专栏
职业技能鉴定
  公众参与
在线访谈 访谈直播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局长信箱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