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731.9亿斤。今年我国夏粮大幅增产,实现“十一”连增。但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
记者日前从国家粮食局等6部门联合举办的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联合新闻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粮食局已先期下达了投资计划,安排中央补助投资20亿元,重点在收储矛盾最为突出的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建设仓容130亿斤。为进一步缓解粮食收储压力,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开展1000亿斤仓储设施建设工作。
夏粮增产收购进展顺利
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公布,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731.9亿斤,比2013年增产94.9亿斤,增长3.6%。早稻保持稳定。而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田间测产分析,预计今年早稻面积稳中略减,总产基本持平。
“夏粮大幅增产,秋粮形势较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预计今年全国秋粮面积增加600多万亩。同时,多数地区长势好于上年。尽管7月以来局部地区出现旱情,但旱情是区域性的,秋粮丰收的局面未发生逆转。
今年夏季粮油和早籼稻再获丰收,新粮上市初期市场价格总体低于托市价格。为保护农民利益,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5省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湖南、浙江、云南、贵州等10省启动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等5省(区)先后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夏粮和早籼稻收购工作进展顺利。截至8月15日,主产区各类企业累计收购小麦1330亿斤,同比增加403亿斤。累计收购油菜籽62亿斤,同比减少54亿斤;累计收购早籼稻70亿斤,同比减少52亿斤。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一部总经理朱远洋表示,为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截止8月20日,夏粮收购期间农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1450.40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1331.50亿斤。
腾仓减库成效显现
“粮食购销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性收购增加,部分品种销售困难,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部分主产区新粮收购压力较大。”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表示, 为了缓解仓容不足难题,国家粮食局积极做好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和组织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等工作,腾仓减库成效显现。
据介绍,截至8月20日,政策性粮食累计销售618亿斤。此外,截至8月19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5个仓容紧张地区200亿斤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已调出51亿斤。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李方旺表示,为促进仓容紧张地区库存粮食消化,中央财政对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今年5月至年底前竞买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自用加工量超过企业2个月加工能力部分给予100元/吨补贴,鼓励企业多购多用。初步统计,截至8月17日,纳入补贴范围的61家企业已竞买临时收储玉米103亿斤、实际加工53亿斤。
周冠华说,为增加地方储备规模,目前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已研究提出增加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测算方案,今年要增加地方储备500亿斤。
加紧建设仓储设施
今年6月底,国务院52次常务会议这对粮食仓容不足问题,提出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
李方旺说,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补助力度,补助地方粮食企业维修仓容,安排补助资金20亿元,支持地方维修改造仓容约100亿斤。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司长翟江临说,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粮食局已先期下达了投资计划,安排中央补助投资20亿元,重点在收储矛盾最为突出的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建设仓容130亿斤。近日,为进一步缓解粮食收储压力,国家有关部门已下达东北地区建设储粮罩棚200亿斤的建设任务,中粮集团、中纺粮食集团也将在东北地区建设储粮罩棚150亿斤,这些都将在争取秋粮上市前完成建设。
翟江临表示,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仓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仓储设施建设将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联合建仓和粮食收储,以东北地区及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在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
据了解,实施方案将按1500亿斤总体建仓规模作前期准备,以确保全面完成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的建设目标。在今明两年新建仓容中,计划安排600亿斤以保障产粮大省增产、增加地方储备规模和提高中央储备粮收储能力的需要,其余900亿斤主要依托市场机制,以收储政策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改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