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上海市贯彻2014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市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周波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主持会议。市商务委副主任、市粮食局局长盖国平作2014年上海市粮食流通工作报告,良友(集团)公司等三家单位交流发言。市政府有关委办局部门负责人和各区县粮食局(署)、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周波副市长充分肯定2013年上海粮食流通工作为城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要求深化认识中央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新的战略部署,从主销区特点落实好本市粮食安全责任,保障本市粮食安全。强调用改革创新推进做好今年上海粮食流通工作,确保稳中有进。
1、不断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要积极推进本市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发挥好监管作用。要加快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该放的放开,该管的管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共享。要按照“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意见,深入推进本市粮食系统国资国企改革,市级和郊区县国有粮食企业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股权结构、运行机制等的改革,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强化粮食收储等政策性业务,切实履行保供稳价的社会责任。
2、创新城市粮食安全保障思路和举措。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建设大基地、发展大市场、组织大物流、开展大合作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实现“上控粮源,中控渠道,下控市场”,保障上海粮食安全。要大胆探索,推进粮食流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政府投入与市场、企业投入相结合,提高本市粮食流通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副补”发放等粮油帮困惠民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提升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有关重点工作要加强项目化管理,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抓好落实。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打破粮食部门和粮食系统干部队伍的“小循环”,加强粮食人才和干部队伍的培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推进商务部门和粮食部门干部交流,推进粮食系统干部与人才市场对接。
盖国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上海粮食流通工作要积极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城市粮食安全。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主动承担主销区粮食安全责任,全力保障上海粮食供应安全稳定。要坚持合作共赢,做大做强粮源基地,争取再花1~2年时间,基本达到“十二五”规划预期规模目标,更好服务和保障上海粮食市场供应。要完善物流体系,重点推进建设全市粮食流通网络,畅通“北粮南运”、“东进西出”物流通道,有效组织流通。要大力推进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发展,完善骨干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多种粮油零售业态和粮食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有序保障供应。第二,全面深化本市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体制合力和行业活力。要深化粮食市场运行机制改革,重点完善本市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粮食收购定价机制,探索市场形成和决定价格。要深化粮食储备管理机制改革,加大储备轮换竞价销售和采购力度,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要深化粮食行业国资国企改革,切实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第三,推进实施“粮安工程”规划建设,打造底线工程,提升本市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能力。要狠抓规划完善和项目实施,着力加强粮食收购能力建设,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强化粮油统计和粮情监测预警,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节粮减损,筑牢上海粮食安全保障基础。第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粮食行政管理效能。要正确处理好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加快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粮食依法行政。第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软实力。要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抓好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廉洁从政、阳光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