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履行职责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贵州省粮食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以质为本。粮食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全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努力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明显。

  一、以严格执法为重点,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提高公信力、执行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责任型、效能型政府部门建设的必然要求。粮食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在严格执法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一)严格审核粮食收购资格。今年共对2217户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粮食收购企业进行了审核,审核合格2217户,其中新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有181户。

  (二)认真组织库存粮食质量检查。通过开展库存粮食质量检查,特别是今年的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我省粮食库存的数、质量情况,达到了以查促改,促进仓储规范化、正规化管理的目的。目前,全省粮食库存帐实、帐帐相符,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粮安全,管理规范。

  (三)重视原粮卫生管理。结合贵州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原粮卫生调查,动员农户在收割时进行整晒、除杂,要求收购单位在粮食入库时进行卫生处理,在运输、包装过程中防止出现新的污染,储粮严格遵守规范,确保原粮卫生。

  (四)开展粮食市场监管。与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联合开展粮食收购质量、收购市场准入、收购市场秩序检查,保障粮食市场平稳。在节假日期间,根据群众消费特点,全面检查粮油食品货源、质量安全、销售等情况,强化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管。

  (五)加强政策性用粮的质量监管。要求全省各军供站(点)把好 “粮源关、加工关、入库关、销售关”,执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为部队搞好服务。对我省执行退耕还林粮食供应的地县,多次组织专项检查,确保了质量安全。

  二、以粮食质量检验体系为平台,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要提高对粮食质量的监管效果,必须通过加强粮食质量检验体系建设,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我们按照《贵州省粮食质量检验能力认定程序》要求,积极开展粮食质量检验能力认定工作。目前全省已有65个粮油质检单位获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认定,在服务广大粮食经营者和售粮农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充分利用贵州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优势,承担贵州省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产品质量安全的QS发证检验,为粮油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投入必要专项资金改善各地检化验设施设备条件,扶持各地粮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坚持对粮食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初、中级业务培训,提高粮食检化验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检验工作提供人员保障。目前,全省已有251人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三、以科学储粮技术为依托,推进农村储粮质量安全

  推进农村科学储粮,是帮助种粮农户改进储粮技术,保障储粮质量安全,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促进农民增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省及时下发了推进农村科学储粮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认真规划部署,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发动、宣传培训、抓点示范等工作,大力普及科学储粮技术,积极为农户科学储粮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科学储粮工作。目前,我局投入专项经费60余万元,各地自筹资金60余万元,扶持基层非公企业自行生产“丰产仓”,发放“丰产仓”5000个,开展培训20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受训农民近8000人次,这项“当前促进经济增长,长远惠及民生”的工程初见成效。

  四、以建设“放心粮油工程”为切入点,提高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建设“放心粮油工程”是继我省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开展农村科学储粮后服务“三农”、关注民生的又一切入点。一方面我局加强系统内粮油销售点、军粮供应店以及骨干粮食加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实行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和退出制度,拒绝“三无”粮油产品上架销售,并定期组织开展粮油取样检测。另一方面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的品质监测和粮食质量卫生监管,开展行业自律活动,本着“管好本系统,推动全社会”的原则,搞好创“放心粮油”、“放心粮油企业”活动,推动企业质量诚信工作的开展。目前全省共有39个产品获“全国放心粮油”称号,34个粮油产品获省“放心粮油”称号,39家企业获得全省“放心粮油企业”称号。

  五、以加强执法队伍和制度建设为目标,构建粮食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要履行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并针对粮食储备、粮食收购准入、粮食出入库质量监管、军粮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制度和办法并长期有效地坚持实施,形成长效机制。

  (一)加强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我局采取人员培训、专项调研、指导检查、目标考核等方式,督促各地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截止2009年7月,全省94个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部成立监督检查机构,1252人取得执法资格,实现了全省三级监督检查机构全覆盖的目标。2009年,我局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100万元资金,为部分县配置了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的粮食执法车,进一步改善了监督检查执法装备,为积极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创造条件。

  (二)加大粮食法规规章制定力度。制定并实施《贵州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以确保全省储备粮储存安全,管理规范。建立《粮食收购许可证》年检制度,加强粮食收购许可的动态管理,打牢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制定《贵州省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明确粮食出入库检验的具体要求,保障进入市场粮食和进库储存粮食的质量安全。建立《军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军粮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等,确保部队官兵吃上优质放心粮油。

  (三)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督促检查。加强对粮食库存、粮食收购、粮食市场、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一年来,全省粮食部门共开展执法检查1540次,检查各类对象4762个(次),行政处罚166例,其中责令改正和警告113例,进一步规范和维护了我省粮食流通秩序,保障了我省粮食质量安全。

  我省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个别地方对粮食质量安全关注不够、粮食质量监管和检验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经费缺乏、粮食检化验设备落后等问题。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我省粮食部门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国家粮食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粮食质量安全意识,认真履行职责,狠抓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维护全省粮食质量安全作出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