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高原,无私奉献 ——青海省达日县粮站保管员兼销售员多耐同志先进事迹 |
多耐同志,女,藏族,系青海省达日县人,出生于1972年11月,初中文化程度,1993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达日县粮站保管员并兼该站销售员。多耐同志担任县粮站保管员工作以来,她既承担了国家储备粮油的安全保管和规范化管理,又负责轮换粮油的销售工作,一人干两人活。她担任县粮站保管员5年的工作实践中,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学习国家储备粮油管理的业务知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沿着人生的轨迹,实践着人生价值,工作中取得了成绩,受到州、县及广大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探困寻根,应对挑战 进入充满希望的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推向了各个领域,一个不到六千人的达日县城先后开设了12家粮油卖部,在营销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基本需求、商品发展速度、经济前进等随时发生变化,从而营销的风险性增大,利润降低,县粮站效益开始滑坡,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在市场经济的高潮中面临着应对市场挑战,从困难中站了起来勇往直前,还是被困难吓倒、妥协和倒闭。县粮站处于十字路口,既然走到十字路口,就得面临选择。作为一般职工,初中文化程度的多耐,针对现状,深入市场,主动地调查分析,寻找出路,实施了应对市场挑战的5种措施。一是联市场。多耐同志通过亲朋好友20余名的关系,向四面八方的客户联市场,自愿挂钩、订单;二是送货上门。在县城需要购粮的居民家中多耐同志送货上门并货运费均由本人支付,做到服务到家,使城镇居民深受感动和欢迎;三是建立移动销售点。通过事先预定销售地点,销往四川、甘孜、赛达、本州久治县的白玉、哇尔依乡,甘德县的上贡麻乡、玛沁县的当项、当洛两乡等地区的部分牧民群众的越冬口粮;四是寻找时机。县城多数外地粮油门市部的个体户每年12月至次年的一至三月作为淡季不开展营业活动的特点,多耐同志利用这个机会变成县粮站销售粮油的旺季,提供给县城镇居民和牧民群众的越冬口粮;五是拓宽销售市场。在基层实施“四配套”工程的外地民工中,多耐同志积极主动地联系,开展送货上门业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宽了销售粮油的市场。 通过以上销售关系形式的尝试,将县站职能向营造环境、提供服务、信息引导方向转换,以市场为纽带,以效益为目标,构建了政府和牧民新型购销关系,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销售经营之路。多耐同志一人完成每年销售总量的50%。县粮站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使危机时刻焕发了春意。每当人们说达日粮站工作的成绩时,总是把多耐同志的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工作联系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值得人们回味。 二、严管制度,实现“一符四无” 多耐同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严格执行国家储备粮油管理制度。于2005年8月经州工作组到达日粮油站倒库进行检查401万公斤储备粮油,实现了“一符四无”的目标。帐实相符,保管帐、统计帐、会计帐三帐与储备粮实物相符;仓库、货场、苫布和器材等达到“基本无虫粮标准;储备的粮食色泽、气味正常,没有发生霉变、劣变和污染,达到“无变质”标准;仓房内既无鼠雀,又无鼠雀粪便、足迹、洞穴、窝巢及危害迹,达到“无鼠雀标准”。5年内没有发生火灾、盗窃、中毒、粉尘爆炸以及被盗粮食、被虫蚀、变质等事故。 水有源,树有根。达日县粮站能实现“一符四无”标准,除了发挥省级储备粮油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外,多耐同志的认真负责、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她为实现“一符四无”的标准,5年如一日,坚守岗位,防鼠、防雀、防虫、防水、防盗、防火、通风等实行六防一通制。确保人身、粮油及设备的安全,受到了省、州粮食部门的多次赞同。 三、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达日县位于果洛州境内南部,全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六月飘雪花,四季不改冬春服”的严酷地区,是一个灾害多发区,特别是雪灾年,不同程度的发生,年年有小灾,五年有中灾,十年大灾己成规律。为人畜的安全越冬,一个土生土长的女性藏族青年多耐她看到茫茫的大草原,黑黑的牛毛帐篷,成群的牛羊,心中犹然升起一种无限的热爱之情,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季,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为抗灾防灾保畜身体力行,送货上门,服务到家。5年内三次共送十几辆卡车粮油,翻山越岭,冒着“生命禁区”空气稀薄和凶猛野兽袭击的危险,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汽车不能到达的灾区,就以步代行,爬山涉水,多耐同志脚掌都磨出了血泡,嘴唇裂了干口。牧民群众用双手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为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是“雪中送炭”的藏族女士。“瓜正切”(藏语“恩情大之意”),这是藏族牧民群众对县粮站保管员多耐同志发至内心深处的谢意。 四、一心为党,毫不为己 多耐同志深感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默默无闻奉献,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保管国家储备粮油的战线上,她废寝忘食的苦干着,坚守岗位,起早摸黑,全身心投入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有人对她不理解,时有风言风语,有时甚至连亲人,朋友都埋怨,问她“你一个保管员,为什么这样忙不完的事情呢?”可她总是把委屈深埋于心里。在她的无私奉献工作的感召下,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上去了,从而群众满意,领导满意,自然而然风言风语没有了,代替的是大家对她工作成绩的心悦诚服。多耐同志她总是说:“我是一个牧民的女儿,是汲取牧民乳汁长大的,如今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党为人民工作,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加之,我的工作性质非同一般,关系到国家储备粮油的安全,丝毫不能放松,放松一时的管理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损失。”平凡的话语中包含着她一颗金子般真诚的心,她是这样说的,也真是这样做的。据统计,在她保管的5年1850天中,利用节假日和加班1489小时,相当于6个月的班。2003年7月多耐同志突患阑尾炎时,坚持带病工作,没有及时住院治疗,而病情加重,在全站职工、领导和家人的说服下,最后才勉强同意到州医院诊断发现阑尾窜孔动手术。几天后又不听医生的劝阻返回了工作岗位,由于手术后没能很好疗养,致使现在苦劳累过度,刀口仍隐隐作痛,满头大汗,使很多领导、干部和群众深受感动。多耐同志在粮油销售的工作中,坚持“以诚待人,以信为本”,做到真话、真品、真价、讲信誉,让用户满意放心,许多老百姓来县购口粮找她,叫不上名字的群众称她“大眼睛的销售员”。 而今,多耐同志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继续燃烧着年青人一般的炽热火焰,精力越加旺盛,仍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她的人生价值!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