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粮食产业发展 四川省粮食局 |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粮食科技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引领粮食行业未来,全省粮食科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以服务三农为重心,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我局在全省广泛开展助农储粮活动,尤其是珙县粮食部门从1983年起一直坚持23年不间断,建立起完善的助农服务体系。今年初,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局又提出将“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作为全省粮食系统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件实事之一。 (二)建立农村粮食科技服务体系。按照“销农所产、助农所需”的便民思路,我们从助农烘干、便民兑换、质量信息服务等方面初步建立了农村粮食科技服务体系。 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一)科学规划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做好一个规划、建设一个园区、催生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我省重点依托45个国债投资新扩建粮库,努力实施功能拓展,约有1/3粮库改变了单一仓储功能的格局,逐步向仓储、中转、加工、批发、质检、科技等多功能粮食物流园区拓展。 (二)积极探索“无公害储粮”。为了从源头上确保粮油食品安全,我局提出并探索了“准低温无公害储粮技术”,并由省粮食局牵头会同蓬安国库等单位共同完成了《无公害保鲜储粮技术研究》课题,该项目荣获2005年度省政府科技进步和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三)大力实施名牌强省战略。在实施川粮优化工程的6年中,省局重点从抓好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效益较为显着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入手,大力实施粮油工业名牌强省战略。 三、 企业创新为依托,激发科技创造活力 (一)积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我局2005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粮食行业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意见”,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粮食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二)积极支持企业科研活动。由于地方多数粮食科研课题都是应用技术研究,很难争取到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我局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十五期间仍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支持企业的科研活动。 四、以科普宣传为载体,营造热爱粮食科技氛围 (一)大力开展粮食科技宣传活动。2004年与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稻米知识展”,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实物,全方位宣传稻谷育种、储藏、加工等知识,受到上万名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在我局办公楼上建立起近200平方米的永久性粮食知识展厅,让更多的参观者能更方便地认识粮食、走进粮食。 (二)大力开展粮食科技下乡活动。近年来,我省粮食部门从“为农民着想、为基层服务”的思路出发,积极开展粮食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发放农户科学储粮资料、粮食科技成果展示、流动宣传车走村串户等形式广泛宣传粮油新技术、新成就。 五、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释放科技人才潜能 (一)建立激励机制。为推动全省科学储粮水平迈上新台阶,2005年我们在全省开展了“十佳粮油保管员”评选工作,并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条件,对评选出的10名保管员授予“四川省十佳粮油保管员”荣誉称号,还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全省广大粮食职工开展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二)创新技术培训方式。我局对粮食科技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也十分重视,2003年举办了“川粮优化工程”科技论坛,粮油工程技术人员100多人参加并聆听了有关米面加工、油脂制取等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彩演讲。 (三)开展技术交流。一是与国外粮食同行的技术交流;二是与省外粮食同行的技术交流;三是搭建省内交流平台,指导各级粮食部门分片区、分专业开展技术交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虽然我省粮食科技工作在国家粮食局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兄弟省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对此,我们将努力以确保全省粮食安全为己任,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为目标,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力争使全省粮食科技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