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产权制度 转变经营机制 走企业创新道路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科学研究设计所 |
内蒙古粮食科研所主要从事粮油、食品、饲料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研究。2003年按照科研事业单位改制的有关文件精神,在自治区粮食局和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组建科技型股份制企业为目的的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 一、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本着自愿的原则,经本人申请,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为22人办理了辞职手续,为10人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整体划拨到粮食质检中心7人,其余14人参加股份制改造。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提前退休人员工资由财政原渠道解决,生活得到了保障;辞职员工经济上得到了补偿,有利于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人员分流,减轻了负担,为改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二、明晰产权,进行资产处置及股权设置 科研事业单位改制,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经营观念的改革,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改变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性质,转换事业单位人员身份,重新整合科技资源,组建科技型股份制企业,实现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经报粮食局转报财政厅,批复我们把净资产的35%作为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无偿量化给职工,其余65%净资产按五折的优惠一次有偿转让给职工。明确新组建的公司不再保留国有股,职工不再保留事业单位国有职工身份,财政不再拨付事业费。股权的设置内部充分协商,本着适当拉开差距、全员参股的原则,自主确定。在自治区粮食局的支持领导下,认真策划,民主协商,基本做到了平稳过渡,完成了资产处置和股权设置工作。 三、利用优惠政策,规范操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十分重视,自治区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各项优惠政策配套,基本已到位。一是建立科研产业化专项基金。二是税收优惠。三是拨付改制调整准备金用于资产评估、验资、注册、土地出让金等改制的成本。四是人员分流辞职金由财政负担。五是土地处置,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六是社会保障,转制人员和辞职人员全部参加社保养老统筹,转制之前的保险费按视同交纳对待。七是离退休工作,充分利用提前退休的优惠政策,凡是本人申请符合条件的积极办理提前退休。 四、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改革后,我们建立了“干部聘用制,员工合同制”和“以岗定薪,以效计酬”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除此以外,为了加强企业管理,增强竞争力,制定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经济指标责任制,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参与到激励机制中,员工的收入除了固定工资、绩效工资以外同时与考核指标挂起钩来,真正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五、发挥特色优势,科技成果产业化 改制转企,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内蒙古粮科所如果仍然依靠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粮食专业设计来创收,显然不能养活自己,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产业化就是唯一的出路。我们选定“非蛋白氮NPN奶牛缓释饲料添加剂”进行产业化,三年跨越三大步,2004年销售额406万元,2005年销售额704万元,今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万元。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树立了自己的品牌,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呼和浩特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称号。考虑到该产品的服务半径,今年我们将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设分公司、建厂生产,今后将走出自治区、走向全国,把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六、自主创新,以研发促发展 改制以后,充实和重组研发队伍,撤并了各专业研究室,建立研发部,加大研发条件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完善理化实验室,近几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 内蒙古粮科所的改制工作换在运行和探索的实际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得新变化、新挑战,各项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需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粮食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