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发展粮食科技重要途径

无锡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

    无锡粮食科研设计院是一所以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设计为主的综合研究设计院。“十五”期间,我院积极倡导自主创新,在全面理解自主创新科学内涵基础上,从创新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我院实施自主创新创造了条件,充分发挥了我院现有粮油科技的综合优势,在小麦、油脂、玉米、控制、装备等领域积极开展粮食科技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创新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院“十五”期间已经取得了成效,取得了3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拥有3个实用新型专利和1个国家发明专利。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科技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粮油加工新技术和加工装备等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同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坚持制度创新、自主创新以及人才建设相结合,是提升我国粮食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技术创新和机制建设相结合,推动我院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障我院可持续发展,“十五”期间加大了创新制度的建设,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创新体系,从体制上保证了我院创新技术开发,探索在新形势下我院的创新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对科技人员参与创新的激励作用,把激励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原始创新提升核心技术水平

    原始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之基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纵观我院粮食科技的发展历程,依靠全院科技人员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推动了我国粮食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缩短了与国外粮食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在粮食、饲料加工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配套技术等领域紧跟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但也意识到,在加工新理论、新技术应用,装备的设计及制造水平等方面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却不多,粮食科技的发明专利数量少,表明粮食科技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十五”期间,我院在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培养原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掌握粮食科技核心技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实践表明,倡导原始创新,是提升粮食科技产业技术关键,只要把握好机遇,选择好方向和重点,就可能在部分技术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使我国粮食产业技术进步真正建立在自有核心技术之上,促进我国粮食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坚持引进和自研相结合,以消化吸收再创新缩短技术研发周期

    引进、跟踪、消化是获取技术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也是我院发展粮食科技的重要途径。“十五”期间,我院一方面结合粮油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增强关键技术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适合国情的自主消化和吸收,实现引进技术与利用自主创新成果相结合,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节约了大量经费,快速提高了产品的国产化水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表明:消化引进技术和自研技术是密切结合的有机整体,没有创新研究就不能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用引进带动自研,以创新研究支持、发展引进技术,才能使粮食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以集成创新提高粮食行业的技术水平

    集成创新是原始创新向经济领域、市场领域的延伸,是多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进而形成的有竞争力产品。多年来,我院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的粮油加工产业,以创新技术提升我国的粮油加工自动化水平”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我院工种齐全,专业配套的技术优势,结合我院每年200余项地工程咨询、设计、总承包的工程,形成了在“工程中发现问题,自主创新解决问题,成果促进工程”的良性循环,逐步走向了科研、设计、制造、应用一体化新型科研体制,积极开展集成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和粮油饲料的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并在实施中不断进行完善,不断改进,为我院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十一五”期间,我院将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重点加快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实行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粮食科技发展,实施传统加工业升级换代战略,发展常规技术和高技术集成应用技术创新,抓住机遇,走向辉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