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粮食流通科学发展



西安市粮食局局长 李西安

  近年来,我市以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市民群众日常生活为出发点,积极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加快推进依法管粮,强化粮食市场监管,保证了全市粮食流通市场的基本稳定,促进了全市粮食流通的科学发展。

  一、初步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1、逐步建立规范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在全市粮食收购企业中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市场主体,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服务与指导,帮助企业建立购销存台账,不断加大市场的检查力度,规范粮食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引导粮食经营者自觉运用市场法则依法诚信经营,不仅搞活了我市粮食流通,保持了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也维护了种粮农民、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重点培养和扶持国有粮食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有效资产向龙头企业归并集中。我市的西粮实业有限公司仓储能力达到40余万吨;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生产的“爱菊”米面油和馒头等主食品在西安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0%和70%以上;西安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年粮食交易量达50万吨。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粮食企业为骨干、以多种经济成分粮食经营企业为补充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

  2、建立平战结合的粮食宏观调控模式。近年来,在转变职能过程中,我们注重在全市建立长效的粮食宏观调控模式,积极实施粮食“2111”发展战略。“抓好两个基地”,就是抓好西安(泾阳)粮食储备物流基地和西安粮食应急物流加工基地,并以此基地为平台,在三区四县建立粮食收购和销售体系,在城区建立粮食零售网络体系,作为基地的两翼,实现捆绑发展。“构建一大体系”,就是构建西安粮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即以西安粮食应急物流加工基地为主体,整合全市粮食资源,建立完备的粮食收购储备体系、加工体系、物流市场体系所组成的西安粮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平战结合,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我市粮食安全。“打造一个龙头”,就是把西安粮食应急物流加工基地打造成国内一流水平和具有较强实力的强势企业,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条件下的行业主力军。“打响一个品牌”,就是加大品牌带动战略,把“爱菊”品牌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品牌。通过“2111”工程的实施,最终实现平战结合的目标:在市场平稳的情况下,加大基地的经营力度,增强主渠道企业的实力及其广泛的市场带动作用;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能调控灵敏;在市场出现紧急情况下,能应急有力,稳控局面。

  3、自觉运用经济手段稳控市场。针对近年来市场先后出现的几次粮价波动,我们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和引导示范作用,适时采取经济手段加强对市场的有效调控,保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去年我市馒头市场价格发生小幅波动,我们对“群众厨房”馒头专用粉生产企业在储备粮的存储、轮换、竞价拍卖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弥补企业实际损失,保证馒头价格的稳定,从而达到稳定市场和维护企业权益的双赢效果。

  二、全面实现从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依法管粮转变

  1、营造依法管理的大环境。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粮食执法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每年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日、世界粮食日等活动,向广大粮食经营者和市民群众普及国家粮食政策法规、粮油食品安全等知识,在全市营造了依法管粮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多种培训学习形式,增强机关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

  2、努力营造依法决策的工作氛围。我局制订了《议事规则》,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对涉及粮食宏观调控、粮食行业发展和规范性文件等方面的研究议题,在决策过程中做到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合法性审查,并集体研究决定,促进了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我市粮食流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3、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市区两级粮食部门先后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成立了粮食稽查队伍,配备了专职人员,落实了执法专项经费,完善了10余项执法工作制度,做到了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四落实”,同时,为区县粮食部门办理了行政执法委托,理顺了行政执法体系,为粮食执法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建立市区两级粮食联合执法体系。为了切实做到对涉粮案件的有效查处,市区两级相继成立了粮食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条块结合的监督检查体系,每年按照上级要求和粮食市场出现的新问题,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实行分工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严肃查处各类粮食违法违规案件,既解决了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的问题,也维护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确保了全市粮油产品质量安全。

  三、努力实现从单一管理型向服务民生型转变

  近年来,我们本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先后实施了四项民生工程。一是实施放心粮油食品工程。2002年以来,在全市组织实施放心粮油食品工程,开展放心粮油创建活动,全市“放心粮油店”数量达到184个,放心粮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二是实施放心馒头工程。我们吸取2009年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积极实施放心馒头工程,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国有企业主导引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方式,在全市建成“群众厨房”放心馒头加工销售点945个,基本覆盖了全市各大街办和社区,放心馒头销量已占到全市馒头总销量的60%以上。三是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去年国内某城市“毒豆芽”事件发生后,市政府决定,由我局负责放心豆制品基地项目的工程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满足西安市场消费需求的70%以上。四是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2008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八个粮食主产区县帮助农户建设新型科学储粮示范仓9700个,提升农民储粮设施和技术水平,每年可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达1110吨。四项民生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市民群众反映很好,也促进了我市粮食流通工作健康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