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力实施粮油“千亿产业工程” 推动湖南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发展 |
|
湖南省粮食局局长 夏文星 湖南水稻、油茶产量一直居全国之首,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0亿斤,具有突出的稻谷等资源优势。但由于商品率和总产值较低,特别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规模以上粮油工业总产值仅居全国第16位,我们倍感压力,决心奋起追赶。2010年初,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省提出“实施湖南粮油深加工及物流千亿产业工程”。两年来,这项工程得到全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对打造千亿粮食产业的重视与支持。 2010年,省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并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实施粮油深加工及物流千亿产业工程的意见》,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厅等十余个部门组成的“千亿产业工程”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市州也出台了相关措施、成立了相应机构。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策引导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粮食产业发展,突出抓好粮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把粮油加工业培育成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用3~5年时间,实现全省粮油加工及物流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时,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45%,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80%。全省形成年产值过100亿元的加工龙头企业2家、过50亿元2家、过20亿元15家、过1亿元的达到1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达到80%。培育5家以上上市公司。 在“千亿产业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国家对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我省主要用于扶持粮食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并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心企业发展资金等有关财政专项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扶持“千亿产业工程”。省政府专门设立了千亿产业工程专项资金,明确从2011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新增专项资金1亿元。专项资金设立专门帐户,由省粮食局商财政厅统一安排。2011年上报全省重点支持物流建设项目33个,粮油精深加工重大项目21个,技改项目53个,米糠榨油项目102个。目前,省财政实际拨付千亿产业工程建设资金近2亿元,其中新增1.5亿元。分别争取了4大类36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827亿元进入省发改委“十二五”建设规划重点项目,3大类166个子项目、投资总额118.56亿元进入省经信委“十二五”建设规划。 二、创新体制机制,培育龙头企业 2010年12月,我们与长沙市政府联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战略合作,将长沙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湖南霞凝国家粮食储备库3家国有企业整合为湖南粮食集团。该集团占地1450亩,资产总额达到40亿元,年大米加工能力30万吨,物流吞吐量353万吨,粮食收储能力53万吨,成为湖南粮食产业航母,并被吸纳为全国粮油集团“4+4”峰会成员。2011年上半年,我们又整合组建了湖南天下洞庭粮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5年内可实现仓储规模50万吨,年加工能力40万吨,经营总量100万吨,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目标。2011年底,湖南军粮集团等三个集团也相继成立。各粮食主产市、县也按照市场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 三、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经营 粮食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增效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进粮油加工转化企业的科技进步,挖掘粮油产品的新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粮油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我们坚持把推进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作为我省粮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广泛开展与科研院校合作。湘粮集团、金健米业、万福生科与湖南农大、中南林科大,怀化市粮食局与湖南粮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积极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开发特色粮油产品和专用粮油产品。重点开发稻谷及油脂深加工产品,充分挖掘稻谷资源的价值,推动稻谷加工业向食品、环保、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发展。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大米和碎米制成高麦芽糖浆并提取结晶葡萄糖和糊精,其副产品制成大米蛋白,将毛糠榨取米糠油后,其副产品加工成配合饲料,力求每粒稻谷“榨干用尽”。 四、实施物流带动,加强园区建设 我们提出实施“161”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以湖南金霞粮食物流园为中心,以岳阳、常德、益阳、衡阳、郴州、怀化等6个区域性现代物流园为节点,以100个骨干企业为网络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条件,坚持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重点建设集收购、仓储、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物流配送、质检、信息等为一体的粮食产业园区。全省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功能全、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粮食产业园区。目前,金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物流码头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当中,6个物流节点的建设有序推进。 大力加强地方储备体系建设,省政府将地方粮食储备的建立和管理列入对市州县政府的绩效考核范畴。全省粮食系统依托粮食产业园区,在适应当前粮食管理体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储备带动购销经营、促进加工转化、加快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五、实现持续发展,推进品牌战略 引导企业由做产品向做品牌转变,争创名牌、争创驰名商标。实施“母子商标”战略,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推进品牌整合,增强竞争力。强化品牌质量支撑,提升企业质检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品牌对消费的引导作用,积极开拓销售市场,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会展,推介品牌,不断提高湖南粮油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截止2011年底,全省粮食行业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省级83家、市级165家。有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湖南名牌39个。 我们预计,粮油“千亿产业工程”五年目标三年就能够实现。“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推进“千亿产业工程”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一体两翼三个方阵”规划,即“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湖南粮食集团(一体)、面业集团与油脂集团(两翼);粮油科技、质检及人才培训方阵,粮油机械方阵、军粮集团方阵,努力打造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格局。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