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国有存量资产 建设粮食产业园区 安徽省粮食局局长 桂梅生 |
|
粮食市场放开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之后,粮食部门还能做些什么?2006年初,安徽省粮食局在广泛开展调研和总结部分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的决策。 一、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粮食产业园区 第一,是改变粮食企业现状的客观要求。安徽是产粮大省,多年来,粮食产业基础薄弱,粮油加工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大部分城区粮食企业,仓储设施和加工设备亟待改善。城区发展空间小,但土地价值高。将城区的土地资产拍卖变现,用于商业开发,到城郊开发区,利用土地级差征地建设,既可以盘活资产、保值增值,又能够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一举两得。 第二,是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改革,激活了各种经济元素,发展成为当今粮食流通领域的重要主题。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目的是集聚粮食产业,优化企业布局,改善仓储设施,发展粮油加工,使其成为集粮食收购、仓储、检验、加工、批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产业集群,成为现代粮食物流中心、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和粮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第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历史机遇。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建设粮食产业园区,有利于连接粮食生产与流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服务“三农”,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产业与农村对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脉搏同频共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是做大做强粮食产业、重塑粮食行业新形象的黄金时机。 第四,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园区既承载各级粮食储备任务,又具备粮食加工转化功能;既是国家掌握粮源的重要渠道,又是粮食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对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搞活粮食流通,保证市场供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局提出建设粮食产业园区后,得到了市县粮食部门的积极响应,思想认识很快统一,规划建设迅速启动。 二、一年来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建设粮食产业园区关键是要争取政策。经过努力,省政府办公厅去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的通知》,明确了五项优惠政策。一是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企业用于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各地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优先考虑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要,享受工业用地优惠政策。三是财税部门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报经批准可给予减征或免征。四是老城区土地及资产出让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属政府部门收取的只收工本费,属中介组织收取的减半收取;建在开发区的,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各地开发区优惠政策。五是农业发展银行和其他银行参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对粮食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优先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和周转贷款支持。这些,为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年来,我省各地粮食部门把园区建设作为粮食工作的头号工程,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全面启动。目前有78个市、县(区)开始规划建设粮食产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91个,其中,已动工兴建38个,有的园区部分主体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园区建设呈现“一高三多”的发展态势。 ——高起点制定规划。全省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既考虑需要,又考虑可能;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既考虑本产业,又考虑相关产业。高起点,多功能,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目前规划建设总面积2.7万亩,其中新征地1.6万亩,总投资72亿元,项目设计能力,仓容291万吨,大米加工425万吨/年,面粉加工238万吨/年,油脂加工128万吨/年,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项目,有的园区还开展稻壳发电、养殖、饲料等跨行业经营。 ——多形式建设园区。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退城进郊,建设园区。这是园区建设的主要形式,全省退城进郊规划建设粮食产业园区37个。六安市金安区将城区储备库、米厂和食品公司搬出,易地重建,并处置闲置资产10多处,收回的资金全部用于产业园区建设,目前一期工程5万吨粮食储备库已建成装粮。合肥市将市区部分资产拍卖4000万元,在开发区征地420亩,建设粮食工业园,规划总投资2.5亿元,已动工兴建。二是扩建龙头,集聚产业。全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扩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26个。宣城市粮油食品工业园以家乐米业为基础,扩建饲料产业、瓜子产业、连锁超市物流中心等,规划面积2000亩,总投资20亿元,园区建成后年产值达100亿元,目前已建成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和5万吨标准化粮库,其他项目也已动工兴建。三是依托粮库,增加功能。以大型粮食储备库为依托,发挥其收储、资金优势,引进先进的粮油加工技术和设备,延伸产业链。全省粮食储备库扩建产业园12个。此外,还有利用内河码头扩建,提高停泊吨位,扩大运输能力,发展粮食物流。 ——多渠道筹集资金。首先,争取退城进郊的土地出让金返还。全省土地出让金总额9.58亿元,目前已返还企业用于企业改革和产业园区建设2.39亿元,部分市县区土地出让金已全额返还。其次,争取金融支持。利用农发行等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长期项目贷款的政策机遇,申请贷款,以城区资产抵押,先贷款建库,再通过城区资产拍卖变现还贷。第三,通过招商引资吸收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实现园区产权多元化,全省已落实招商引资额7.66亿元。 ——多方面争取支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是很难推进的。我局把园区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加强督查,定期通报,并抄送各市县政府,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各地粮食部门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规划评审、项目审批、建设征地、项目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很多市、县政府成立了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问题。铜陵市市长到粮食部门现场办公调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决定建设铜陵市粮食储备加工物流园区和产业经济循环园区,市国土局对粮食系统五家企业土地打捆收储,收储资金3亿元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的重视,为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推进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对园区建设用地的影响,如果早一年动议建设园区,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二是有的园区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有了,但建设项目还没有完全落实,特别是粮油深加工项目,有待进一步论证确定。三是资金问题制约着园区建设的进展,需要多方筹措解决。 三、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实施“518”工程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建设粮食产业园区,基层拥护,企业欢迎,社会支持,政府满意,是一项德政工程,这让我们更坚定了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的信心。我局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5万亩,总投资100亿元,建成规模园区80个,简称“518”工程。为此,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仍然是今明两年我省粮食工作的头号工程,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市、县(区)都要尽快启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已经开始建设的要加快进度,力争及早投入使用,已完成规划的要尽快动工兴建,尚未制定规划的要抓紧研究,及早拿出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到2007年底,争取一半以上的园区部分主体工程竣工并发挥作用。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