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协同联动优供给 满足消费新需求
2025年02月18日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近年来,黑龙江聚焦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以“少吃油、吃好油、更健康”为着力点,以推动“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龙江大豆“优产、优储、优加、优销”协同联动为主要抓手,优化提升供给品质,不断满足消费端需求,迈出新时代龙江优质粮油供给消费新步伐。

以“优产”夯基,把好源头生产关

龙江好油,贵在源头。黑土地是宝贵不可再生的土壤资源,也是黑龙江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其肥沃程度有着“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誉。黑龙江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农业优势,致力于高品质粮油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健康安全的粮油产品。

立足生态强禀赋。依托黑龙江优质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大资源禀赋优势,深植优渥源头发展,牢牢把稳粮油生产“源头关”,发展绿色农耕种植,专注非转基因食用油生产,形成汇集农业种植、收储、物流、加工、营销全线资源,推进“龙头企业+基地”战略深度赋能产业发展,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产业生态圈。

打造基地控源头。建立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有机大豆种植基地,深耕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产业价值,在食用油原料端的选择和把控上采自优质主产区,通过高标准有机基地建设,带动产业链种植端增加附加值,以源头保障为高品质粮油奠定基础。

标准引领强链条。标准是企业的标杆,是产品质量的准则和生产的依据。长期以来,黑龙江始终将标准管控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相关企业参与制定和修改《大豆》《大豆油》《大豆粕》等多项大豆系列标准,推动大豆和粮油行业标准提升。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强化协同,在生产上实现原料成本和原料质量可控,构建“全程可追溯”质量体系,打造“从田间到舌尖”全产业链闭环。

严格检测心有底。为掌握新收获大豆质量状况,按照科学覆盖原则,每年组织全省80余个质检机构超500人依照每万吨产量不少于1份样品的监测比例,对新收获大豆进行采样检测。2023年,全省大豆粗脂肪含量平均值是20.6%,变幅18.5%—23.2%,符合高油大豆标准的比例为73.2%,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以“优储”保鲜,把好常储常新关

质量是粮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储存条件是质量保障的关键。黑龙江聚焦“优储”策略,通过升级粮仓、提升技术、加强监管,实现常储常新,确保质量安全无虞。

实施绿色仓储提升工程。紧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要求,组织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通过新建和升级改造高标准粮仓,全面提升粮仓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大豆绿色生态储存。

应用低温绿色储粮技术。为减弱大豆储存过程中呼吸代谢、延缓品质变化,全面适配内环流控温技术,严控粮堆、粮仓温度,局部最高粮温不超20摄氏度、平均粮温保持在15摄氏度及以下,让大豆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延长大豆保质周期,保持新鲜度,实现常储常新。

实行穿透式全覆盖监管。发挥“数字龙粮”监管平台智能探头作用,采用AI视频画面对比、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部署粮面异动、粮温异常等17项智能风险预警功能,实施无死角精准监测,特别是精准采集实时仓温、粮温,一旦监测到粮温异常,自动触发系统警报,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回传到平台系统,便于及时处治预警风险,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优加”提质,把好精深加工关

引导居民消费“吃好油”,积极推动精准适度加工,向市场提供营养丰富、功能性强、安全性高的“好油”是关键。黑龙江积极践行“优加”理念,确保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

品控精益求精。黑龙江大型粮油企业推出一系列“适度加工”的高品质大豆油,独有适度精炼技术,控制油的烟点,保留大豆的原生营养。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专注非转基因,做好每一桶大豆油,契合国内消费者健康理念和用油偏好。

程序严格把关。质量是粮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受到市场欢迎、消费者青睐的关键。黑龙江大豆加工龙头企业坚持“制药级”生产管理理念,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设置58道防线、23个关键过程控制点、15个专检点,保证每一桶油的质量。在严格遵守工匠技艺的基础上,形成全产业链坚守路径“三防六杜绝”(一防流入,保护性种植;二防侵袭,封闭式供应;三防污染,零交叉产销。杜绝私购种子,龙江自育良种;杜绝作物混植,基地封闭种植;杜绝收储渗透,原料溯源可控;杜绝人为污染,自有基地生产;杜绝交叉混用,专属灌装销售;杜绝环节缺失,全程追溯跟踪),严格闭环把控产运储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

质量全链可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着力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以“互联网+原料基地”构建“全程可追溯”质量管理模式,健全质量安全“溯源链”。目前,黑龙江众多畅销的粮油品牌产品已基本建成质量信息追溯体系。从原料进厂到生产成灌装食用油被运往商超,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信息登记,以二维码为载体,使消费者通过扫描瓶身或输入产品代码,即可及时查看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日期、检验员等相关信息。

以“优销”创品,把好品牌建设关

健康要加油,饮食需减油。近年来,大众食用油消费从基本的“保障供给”向“营养健康”转变,从追求安全、便捷向追求品质、营养转变,特别是主打功能性、具备独特风味的中高端油种进入百姓视野。黑龙江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推动龙江好产品走出黑龙江,实现粮油产业的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

坚持高标准引领。制(修)订《大豆油》《米糠油》《红松子油》3项油类团体标准,引入国家“安全指数”概念,并设定指标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突出黑龙江大豆产品“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的优势。

组织高品质遴选。坚持动态调整,组织专家严格依据标准开展“黑土优品·龙江粮油”产品遴选和抽检,确保粮油品质安全。全省现有“黑土优品·龙江粮油”产品127个,其中油类产品8个;“中国好粮油”产品26个,其中油类产品2个。有关企业大豆油品牌被评为“中国十大放心食品品牌”“中国十佳粮油品牌”“中国食用油领袖品牌”。

打造高知名品牌。以省际政府战略合作为引领,持续深化省际粮油产销合作。组织域内粮油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各类展会,依托展会平台,持续开展粮油产品品牌营销行动,宣传推介“黑土优品·龙江粮油”省域粮食类公用品牌和地方特色优质粮油品牌,不断提升黑龙江粮食产品品牌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竞争力,满足市场对天然、营养、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保障百姓吃得更好、营养健康,让龙江的好产品走出去、销出去。

(作者系黑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莹)

来源:《新安全》杂志2025年第2期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