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山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打造“齐鲁粮油”公用品牌、“中国食用植物油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为全国消费者健康“加油”。 粮食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山东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比工程实施前增加2000多亿元,发展优质粮食种植面积1400多万亩,新增优质粮食1000多万吨,助农增收30亿元以上。山东充分发挥好五大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8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大力推进“三链协同”,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粮食加工转化率不断提升,粮食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 目前,全省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251万吨、饲料年生产能力6449万吨,食用油年油料处理能力3012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小麦粉年产量403万吨,精炼植物油产量122万吨,饲料产量842万吨,特别是粮食深加工产品产量523万吨,均居全国前列。山东每年可供应全国22%的小麦粉、15%的食用植物油、30%的深加工产品。2023年全省粮食产业实现总产值5659亿元,居全国首位,创历史新高。 山东积极深化品牌建设,组织“齐鲁粮油”中国行,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先后赴十多个省份推介并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深耕京沪苏浙粤市场,力推山东优质粮油产品落地。积极组织进社区、进学校等“六进”活动,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产学研一体化融合推进。举办粮食产业互联网创新展,推动“好粮有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入驻企业500多家,发布商品近8000款,累计交易额超百亿元。引领推动“粮油金三角”“沂蒙花生油”“五星德粮”“胶东花饽饽”“青岛面粉”等五个市级公用品牌建设,逐步形成了省、市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力、知名度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成为助推山东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食用植物油产业亮点纷呈 当前,山东食用植物油产业呈现“大、多、聚、响”的发展特征。 规模总量大。全省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加工能力、工业总产值均居全国首位。2023年,纳入粮食储备部门统计范围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01家,年油料处理能力3013万吨,年精炼油脂能力83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385亿元,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以及粮油加工转化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全省精炼食用植物油533万吨,其中大豆油316万吨,占比60%;山东花生油、玉米油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龙头企业多。结合企业改革、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在总量壮大的同时,成长起一批龙头企业。现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3家。获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龙头企业41家,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全省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食用植物油企业集团已有5家,另有2家企业分别在花生油、玉米油领域属于全国龙头企业。 产业聚集发展。山东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积极实施退城进郊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以规模化集约化为引领,大力培育食用植物油产业聚集区,已逐步形成以日照、烟台等沿海临港区域大豆加工为核心的大豆油产业聚集区,其中日照临港粮油园区大豆油料处理能力达658万吨,占全省28%、全国5%;以青岛、烟台、临沂花生产区为核心的花生油加工产业聚集区,花生油料年处理能力280万吨,占全省72%;以滨州、济宁等玉米深加工产业为依托的玉米油加工聚集区,玉米油料年处理能力228万吨,占全省95%。 品牌比较响。“齐鲁粮油”品牌已连续六年蝉联中国粮油影响力公用品牌。在“齐鲁粮油”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全省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油品牌,大大提升了山东粮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全国油脂加工50强,山东企业占据11席,全省粮油加工行业中国名牌产品40个、中国驰名商标51个。全省74家单位获得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在“中国好粮油”产品遴选中,山东省72款产品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大力推动食用植物油健康消费 食用植物油不仅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矿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等,还能改善菜肴风味,提高食欲,但过“油”不及,食用过量会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山东高度重视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广泛宣传“少吃油、吃好油”,使人民的饮食更加科学、身体更加健康。 开展粮油检测,严把食用植物油质量关。作为粮食生产加工转化大省,山东认真做好库存粮油检查以及储备粮油的入库验收检验工作,每年对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进行全部质量指标、储存指标和主要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比如大豆油的检测项目,由色泽、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价、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溶剂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等食品安全指标以及大豆油的特征脂肪酸组成。对每年新收获大豆、花生等油料产品进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检测项目包含黄曲霉毒素B1以及铅、镉等重金属含量。从源头上严把食用植物油质量关,保障老百姓吃油安全。 制定团体标准,引领优质油脂产业发展。2018年9月,《山东省粮油品牌建设三年规划》正式实施,推出一批优质粮油产品品牌被列为核心内容,制定系列山东粮油产品团体标准,将标准引领山东粮油品牌作为主要途径。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了一系列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其中食用油方面制定了《山东浓香花生油》《山东高油酸花生油》《山东小磨香油》《山东黑花生油》《山东黑花生》《山东玉米油》等6项团体标准。这些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推动油脂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对推动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比如《山东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结合山东省内花生油风味特点制定,对花生油的产地、压榨工艺、风味口感提出具体标准,更加突出山东省花生油的优势和特点,对推动山东花生油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产品遴选,满足消费者优质油品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粮油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持续打造“齐鲁粮油”公用品牌,将“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列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批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齐鲁粮油”品牌产品。山东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助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开展“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遴选工作,自2020年起,共开展四批次产品遴选,208个优质产品脱颖而出,被认定为省级“好粮油”。其中,食用植物油产品51个,占比25%,授权41家企业的65个产品使用“齐鲁粮油”公用品牌商标,并推荐优质粮油参加“中国好粮油”产品遴选,20个食用植物油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优质油品不仅涵盖大众常用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小磨香油等产品,还包含亚麻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新兴食用油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食用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领健康用油新风尚。山东充分发挥国家和全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系列活动,大力开展健康用油科普宣传。以世界粮食日、政府开放日为契机,邀请市民、学生走进实验室,实地观摩粮油检测操作,通过现场互动、科普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发放刻度油壶等形式,宣传“少吃油、吃好油”健康饮食理念,增强群众科学用油、健康消费意识。在“齐鲁粮油中国行”、“六进”、产销协作和博览会推介活动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选派专家担任义务宣传员,普及粮油知识,进一步发挥山东好粮油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厂家生产优质油品、群众选用优质油品的浓厚社会氛围。 (作者系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军) 来源:《新安全》杂志2025年第2期 |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