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展油脂产业 引导健康消费
2025年02月18日 【字号:

湖北油脂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油菜籽产量大,长期位居全国第二位,油菜籽加工处理能力长期居全国第一位。2024年夏收油菜面积1892.54万亩、总产292.04万吨,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湖北菜籽油产业链总产值达390亿元,拥有省级以上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4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湖北菜籽油”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品牌”,权威机构评估价值达90.7亿元。湖北不仅盛产高品质的双低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还生产健康营养的橄榄油、山茶油、稻米油、芝麻油。近年来,湖北高度重视油脂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健康消费,更好满足人民“少吃油、吃好油、更健康”的生活需要。

着力推动菜籽油产业发展

202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推动菜籽油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快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全省菜籽油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各项工作着力推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省领导担任菜籽油产业链链长统筹指挥,省粮食局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建立“双牵头”机制协同推进,组建傅廷栋、王汉中、李培武等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强化科技支撑,成立菜籽油产业链工作专班狠抓落实,实行局领导联系菜籽油龙头企业制度,及时了解企业情况和诉求,精准服务。

坚持加强政策引导。2021年起,用好产业链专项资金和粮食流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收购加工油菜籽,调动企业加工积极性,联农带农效果明显。2022年,把粮油加工纳入农产品初加工优惠电价范围,每度电价下降30%左右,全省粮油加工企业每年节省用电成本2.4亿元以上。同时,统筹粮油加工技改、科技创新、品牌宣传等项目资金,加大对菜籽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产业链建设的积极性。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央地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省粮食局与有关国资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粮油产业链建设,一批头部企业纷纷扩大在湖北的投资。协调指导本地粮油龙头企业牵头建立菜籽油产业联合体,强化资金、渠道、品牌上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持续强化品牌宣传。认真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湖北农产品品牌”的部署要求,创新开展“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宣传。坚持在高速公路、机场、地铁站、高铁站、公交车、武汉市商圈大屏和500多个小区投放品牌广告,并开通地铁、高铁品牌专列。依托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持续开展广告投放与活动宣传,受众均超过1亿人次。运用电商平台及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品牌宣传,经常性举办达人直播带货活动。开展“武汉春天,‘油’你‘菜’美”巴士巡游主题活动、“湖北菜籽油”美食菜谱发布会暨楚粮楚油楚菜融合美食文化活动。引导55家粮油企业的118款产品参与“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双品牌共建共享。坚持开展“湖北十大最美油菜花海”“十大特色菜籽油品牌”评选推介活动,50多个县市每年举办油菜花海活动,促进农文旅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积极开拓全国市场。每年精心策划实施“荆楚粮油·香飘万家”“荆楚粮油中国行”等系列大型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先后走进北京、福州、郑州、南京、南宁、广州、深圳、济南、成都、南昌等地,重点宣传推介“湖北菜籽油”。每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6·18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交会、湖北省农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展会十余场。连续成功举办二十三届“荆楚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专门为“湖北菜籽油”搭建展销推介平台。建立“荆楚粮油”品牌营销推广中心及云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创新开展“荆楚粮油促销季”活动,每年进武汉社区宣传展销30多场;支持湖北粮油企业抱团进入武汉中百、武商、中商、大润发等大型商超的800多家门店以及京东、美团、天猫、朴朴、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设置“荆楚粮油”专区专柜集中展销。近2年累计发放粮油消费券2800万元,拉动直接销售额提高4倍以上,拉动整体销售2.5亿元。 

充分发挥湖北菜籽油优势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在菜籽油产业发展中不断强化和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成为全国油脂行业中一道亮丽风景。

资源优势。湖北油菜籽总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二位,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约占全国1/7和1/6。据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全省夏收油菜面积1892.54万亩,同比增长59.09万亩、增幅3.22%;总产量292.04万吨,同比增长5.95万吨、增幅2.08%,面积、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高油酸油菜种植基地发展到50万亩。

品质优势。湖北油菜籽品种以“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为主,高油酸油菜产业化在全国率先破局,油菜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达到70%以上,顺应人民健康生活的新需求、新趋势。大力发展高油酸菜籽油、小榨浓香菜籽油、脱脂菜籽油及餐饮、烧烤等专用菜籽油,先后制定湖北优质菜籽油等19项团体标准,参与《中国好粮油油菜籽》行业标准制定,坚持强化种植、收储、加工、品牌营销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菜籽油产品品质。

科技优势。湖北油菜产业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由傅廷栋、王汉中、李培武3名院士领衔的全国最主要的油菜研究机构汇聚武汉,在全省从事油菜科研的高级专家占全国同行业的60%,所选育的优良品种覆盖长江流域60%以上。

加工优势。湖北油菜籽加工处理能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既有多家国内头部企业布局,又培植一批本地龙头加工企业,加工工艺先进,产品结构丰富。自2021年起,在全国粮食行业率先探索实施揭榜制粮食科技项目,推动一批粮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支持研发的冷榨菜籽油工艺及关键装备将出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研发的油菜籽7D绿色高效加工技术在部分县(市)得到推广应用。

消费优势。湖北各地都有食用菜籽油的传统,同时产品销售还辐射至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份,菜籽油消费的市场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

切实丰富食用植物油产品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湖北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类食用植物油生产,丰富老百姓的餐桌,不仅有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双低”、高油酸菜籽油,还有其他营养健康的高品质食用植物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产自十堰的橄榄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占81%—87%,有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功效。目前进一步研发出化妆品、洗涤用品、保健胶囊、保健茶、橄榄酒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产自随州的稻米油,独含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含量高,亚油酸和油酸比例接近1∶1。稻米油是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油。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第113次会议认定稻米油为三种最佳植物油之一。产自恩施、咸宁、十堰的山茶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左右,油酸达到80%—83%,对滋润肌肤、延缓机体衰老、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很大帮助,特别适合孕妇、婴幼儿、老人等高敏感人群。产自襄阳等地的芝麻油,作为调料用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近年来,湖北坚持实施揭榜制粮食科技、粮油加工技术改造、品牌营销宣传及优质稻米、菜籽油产业链建设等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大力推动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让更多健康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飞入”百姓家,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积极引导健康消费

湖北主动顺应粮油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新趋势,积极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

精细化制作科普作品。设立粮食质量安全实物档案馆,精心制作发布11项粮油检测技术视频,推出《吃多少油合适?》《食用油的选择》《你所不知道的菜籽油》《家庭储藏如何防霉变?》等23个粮油科普微视频,其中5个微视频荣获中国粮油学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多元化整合传播渠道。与主流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线上线下开展粮食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粮油科技工作者走进“直播间”,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粮食安全宣教基地作用,结合“荆楚粮油”进社区、进商超、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开展场景体验、产品检测、模拟比对、专家讲解、现场演示、品尝品鉴,向广大群众宣讲膳食营养、科学购粮储粮知识,倡导节粮爱粮控油,引导居民科学膳食、健康消费。

(作者系湖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易俊东)

来源:《新安全》杂志2025年第2期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