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2021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新闻通气会。 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介绍,近年来,我国在粮食收购、储藏、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取得了明显的减损成效。在粮食储运环节,广泛应用“四合一”(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储粮新技术,推广应用气调储粮、低温和准低温储粮等技术,国有粮食储备仓库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我国仓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同时表示,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粮食流通与加工损失仍然偏高。相关资料显示,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我国每年消费环节浪费的食物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因此,节粮减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奕介绍,目前,“平房仓横向通风成套储粮技术”成果已在全国7个储粮生态区、24个省区市的100多个粮库推广应用,累计储粮300多万吨。 张永奕表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收储保质降耗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的成果实现了稻谷保鲜储藏损耗控制在1%以内,提高了我国粮食储备科技支撑能力;实现了通风水分损失控制在0.3%以内,降低粮食干燥和仓储能耗20%以上,企业增收、降低运行成本效果显著;储粮化学药剂使用减少50%,降低粮食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丽萍介绍,近年来,四川省粮食和储备局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应用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大力实施低温储粮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技术创新方面,推动浅层地能、风冷、水冷等技术综合应用,开展仓房气密性、精准控温、生态防虫等技术攻关,配套试点建设“仓顶阳光”工程。在标准规范制定方面,出台《低温库专项实施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建设;组建专家团队在27个重点粮库开展储粮技术研究,形成《四川省绿色低温储粮技术研究汇编》,颁布实施《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地方标准,指导规范运用。 来源:中国科学报 |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