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教合作,加快发展现代粮食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与粮食行业发展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 2013年8月29日,中国职业教育与粮食行业发展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这是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召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部、国家粮食局面向粮食职业教育专门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培养紧缺型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服务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健全粮食行业产教对话协作机制,构建粮食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进一步推进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宣读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鲁昕专门为本次活动所作的书面讲话。 鲁昕在书面讲话中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形势、职业教育服务行业发展有了新定位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部门和粮食部门共同推进粮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今后一个时期粮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提升行业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四是要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 鲁昕在书面讲话中强调,依靠行业举办职业教育,是一条成功经验,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举办职业教育与行业对话活动就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粮食职业教育,推进粮食行业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强粮食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粮食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她表示,粮食职业教育要办好粮食特色专业和面向“三农”的其他涉农专业,教育部门要与粮食部门一起共同建设好一批粮食职业院校和粮食专业点,并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教育信息化等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粮食职业院校更多的倾斜。 会议指出,教育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与粮食行业发展对话互动,体现了教育部对粮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他还指出,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保障粮食供应能力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李克强总理视察粮食流通工作时,要求粮食行业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在世界上国与国的竞争中,各国都想竭力占领粮食这一战略制高点,粮食保障是国家最大的安全保障。粮食行业是个传统的老行业,也是一个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不断更新发展的行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大批专业技能人才,而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会议对加强合作、加快发展现代粮食职业教育提出了“互通、互动、互接”的“三互”要求。“互通”,就是有关各方要互相交流,互相通气,尤其是企业和院校要互相了解对方情况,互相了解对方需求,互相了解对方优势。“互动”,就是有关各方仅仅互相了解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是要积极行动起来。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院校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和教育教学内容,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企业专家到院校去讲课,院校老师去企业挂职,学生赴企业去实习,大家都要真正动起来。“互接”,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五个对接”,深入推进现代粮食职业教育发展。 这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变作风的各项规定,按照“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的要求,整个会议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内容丰富,教育部和国家粮食局领导到会指导并讲话,院校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对话交流,活动上还介绍了职业院校粮食专业教学标准,展示了粮食职业院校发展成果,印发了行业人才供需信息手册,达到了在全行业形成加快发展现代粮食职业教育共识、校企双方对接人才供需、探索促进合作有效渠道的目的。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同志、有关粮食企业和粮食院校的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
来源:
|